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小麦秸秆流态化燃烧粘结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 kW鼓泡流化床实验装置上,利用床层压差和温度的变化作为判断床层粘结失流的依据,以小麦秸秆成型颗粒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燃烧温度、床料粒径和流化风速对失流时间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失流时间随着燃烧温度上升而缩短;流化风速增大,失流时间增长;床料粒径对失流时间影响不明显。对粘结物进行了SEM/EDX和XRF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i和K元素形成的熔融物对床料的粘结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50 kW循环流化床燃烧实验台进行了O_2/CO_2气氛下硫酸铵添加剂对生物质和半焦混烧过程中K/S/Cl迁移和N_2O/NO排放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添加剂从提升管喷入后能够明显降低积灰中Cl含量,同时显著降低烟气中NO浓度。此外,硫酸铵添加剂还能够增强碱金属K向底渣和循环灰迁移转化,从而降低积灰中碱金属K含量。实验表明,硫酸铵添加剂的最佳喷入位置在提升管中上部。  相似文献   
3.
不同床料流化床生物质燃烧粘结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流化床实验装置上,以河砂、白云石、粘土和石煤灰作为床料,进行了900℃下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粘结机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本文所采用的4种床料均能够有效地控制生物质流化床燃烧粘结现象的发生.四种床料形成结团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为:河砂>白云石>安化石煤灰分>粘土.对实验后的床料和结团分别进行SEM/EDX分析表明,床料中含有的Al、Fe、Mg以及ca元素能够与含碱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反应形成絮状的高熔点物质,覆盖在结团的表面,阻止结团颗粒进一步增大,从而控制床料粘结和结团.  相似文献   
4.
富氧燃烧(Oxy-fuel combustion)技术作为燃烧中CO2捕集技术,在技术适用性和经济性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Oxy-CFBC)兼顾富氧燃烧和循环流化床燃烧的优点,燃料适应性广,烟气中CO2富集程度高,易于低成本实现CO2的捕集。本文梳理了近十五年国内外学者对Oxy-CFBC技术的研究成果,从Oxy-CFBC装置、流化特性、燃烧特性、污染物生成与控制、燃料、富氧燃烧电站系统优化、新一代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以及国内外专利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对Oxy-CFBC在中国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城市干化污泥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中NO和N2O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 kW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进行了城市干化污泥的燃烧实验,研究了污泥含水率、燃烧温度、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比率等因素对NO和N2O排放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含水率从4.5%增加至17.5%时,NO排放浓度明显降低,N2O排放浓度明显升高;燃烧温度升高,NO排放浓度呈上升趋势,N2O排放浓度则呈下降趋势;增大过量空气系数会促进NO和N2O的生成;提高二次风比率可以降低NO和N2O的排放浓度。城市干化污泥在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中NO和N2O的排放浓度高于污泥与煤混烧时的排放浓度,但燃料N向NO和N2O的转化率低于与煤混烧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