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数理化   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Zn2SiO4∶Mn薄膜并结合毛细管微模板技术实现了薄膜的图案化,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发光光谱等手段对Zn2SiO4∶Mn的结晶过程、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溶胶 凝胶法合成的样品在800℃时已开始结晶,在1000℃时可得到纯相的Zn2SiO4∶Mn,这比传统的固相法的烧结温度低150℃。Zn2SiO4∶Mn薄膜的激发光谱在220nm和280nm之间有一个强的吸收峰,峰值位于248nm,发射光谱的最大值位于522nm,为绿光发射。从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可知组成薄膜的粒子比较均匀,其平均直径为220nm。我们获得了四种图案化宽度,分别是5,10,20,50μm。光学显微镜的结果表明,图案薄膜烧结后相对于烧结前有10%~20%的收缩。  相似文献   
2.
余友文  张宗烨  于敏 《物理学报》1965,21(3):542-545
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二个核子空间结构对称的波函数。本文又提出了三个核子和四个核子空间结构全对称的波函数。将本文的波函数与Flowers和Redlich用壳模型计算的相应的波函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这些波函数很相一致,波函数的重迭积分的平方都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关于Pb208附近原子核的能谱(I)”的一个继续。对Bi208及Bi207计算的结果指出:实验与理论是十分符合的,从而再一次验证了独立粒子模型的观点及微扰方法在处理原子核能谱问题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加强型Bi-2212超导股线的力学性能以及不锈钢包带对超导股线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Ansys软件建立加强型Bi-2212超导股线的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机械结构进行仿真,模拟高温高压热处理后轴向受拉形变量和应力应变分布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在同样施加100 N拉力的情况下,与超导原线(Bi-2212超导线)相比,密绕Ni80Cr20包带后的加强型Bi-2212超导股线轴向受拉形变程度减小,约10%;应力应变均降低,约30%。采用Ni80Cr20作为外包带制成的加强型Bi-2212超导股线力学性能显著,是未来超导线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层层自组装制备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胆碱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经混酸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铂(Pt)电极,在此基础上固定(PAA/PVS)3复合膜,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高分子聚电解质PDDA与胆碱氧化酶交替组装在已修饰的电极上,构建了电流型胆碱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MWCNTs的引入使电极对H2O2的催化电流明显增大,制成的酶电极可以有效控制酶量的使用,酶膜组装层数为8时最优,对胆碱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7~1×10-4mol/L;灵敏度为12.53μA/mmol;响应时间为7.60s;检出限为2×10-7mol/L(S/N=3)。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30d时的响应电流值仍保持最初的89.5%。3次平行实验的RSD为3.64%。  相似文献   
6.
对Nb3Sn超导线低温下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复合材料产生热应力的机理,给出弹性假设下计算残余应变的公式。用有限元分析计算了超导线制造到降温过程中各组分的应力变化情况,得到Nb3Sn超导丝在低温下的残余应变,模拟了不锈钢管对超导线残余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于敏  林君 《中国稀土学报》2001,19(6):579-58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离子掺杂(Eu^3 ,Tb^3 )的氧磷灰石三元稀土硅酸盐Ca2Y8(SiO4)6O2发光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薄膜的组成、结构、颗粒尺寸、形貌及厚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发光光谱对薄膜的发光性质进行了分析。XRD结果表明700℃时薄膜尚处于非晶态,800℃时已开始有Ca2Y8(SiO4)6O2的物相形成,1000℃时结晶已完全。这一点和红外光谱的结果相符。发光光谱测试表明Ca2Y8(SiO4)6O2:Eu^3 薄膜显示了很强的红光发射,并以Eu^3+的^5D0-^7F2(616nm)超灵敏跃迁为最强一组。Ca2Y8(SiO4)6O2:Tb^3 的发射光谱由蓝光发射和绿光发射两部分组成,前者对应于^5D3-^7FJ,后者对应于^5D4-^7FJ(J=6,5,4,3),且以^5D4-^7F5(544nm)绿光发射为最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要地介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的核物理、核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内容包括九个方面:脉冲核反应体系的诊断学;中子学;高离化态原子物理学;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与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X射线激光;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核电子学;核军备控制物理学及核技术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四靶串接”类氖锗软X光激光趋向饱和增益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四靶串接”设计思想,继对接方式之后,又提出了顺接方式来提高X光激光增益,使四靶总长度达到5.6cm。我们研制了程序系列来模拟这一实验,直接给出测点处的X光激光的强度。先用上轮“双靶对接”实验结果检验我们的程序系列,使得23.2nm激光线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合,再用它模拟“四靶串接”实验。在实验之前,对各靶之间距离和角度,以及这些数据对实验结果的敏感程度作了预估,用以指导实验。实验结果证明理论模拟是正确的。23.2nm和23.6nm两条激光线已明显趋于饱和,其小讯号增益长度积GL分别达到18.3和17.6,有效GL分别达到16.4和15.7。X光激光的发散角已减小到3~4mrad,超过美国利弗莫尔实验室(LLNL)已发表的最好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纯的GdMgB5O10及GdMgB5O10:Ce^3 ,Tb^3 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发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GdMgB5O10以及GdMgB5O10:Ce^3 ,Tb^3 粉末的物相、形貌、发光性质等进行了研究。XRD和SEM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适合制备GdMgB5O10,且在800℃焙烧时完成结晶,颗粒尺寸为200~300nm。发光光谱的测试表明:Tb^3 呈现其特征绿光发射,最强峰位于543nm,在GdMgB5O10:Tb^3 中,当236nm激发时其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16%。通过光谱分析进一步证实了GdMgB5O10:Ce^3 ,Tb^3 中存在的能量传递过程为:Ce^3 将能量传递给Gd^3 ,然后能量在Gd^3 次晶格中经若干次迁移,最后被Tb^3 捕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