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政治法律   2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及其类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及其类型邓又天李永升有组织犯罪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政坛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倍受犯罪学家、刑法学家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境外黑社会势力的不断渗入,加上我国境内的集团性犯罪活动日渐诡秘、狡诈,各种有组织犯罪对我国正在...  相似文献   
2.
论毒品犯罪     
<正> 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极大的一种犯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世界上一直享有“无毒国”的声誉。但是,自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白色瘟疫”的毒品正在秘密地从我国的沿海、沿边地带向内地扩散、辐射,短短几年,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几乎泛滥成灾,成了祸国殃民的“瘟神”和社会的一大公害。我国刑法第171条规定的毒品犯罪,显然已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为此,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禁毒决定》),为严惩毒品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武器,对严厉打击毒品犯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文仅就毒品犯罪中几个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拐卖人口的犯罪活动十分猖獗,是当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的重点之一。这种犯罪,严重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破坏他人婚姻家庭,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妨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4.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新刑法增设的一个新罪名,为了更进一步地贯彻新刑法的立法精神,本文作者从该罪的立法缘起、概念和特征、罪间界限以及其他应当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具体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地处理好这一方面的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范青少年吸毒,应当积极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加强社会监控和对吸毒者的改造力度,加强对社区和复杂公共场所的监控,完善刑事立法,健全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6.
单位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位犯罪是我国新刑法规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犯罪,由于这一问题在刑法理论上和刑事立法中都曾经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议较多的问题,因此要真正地把握其立法之精髓,以便使其在司法实践中得以准确地适用,尚需要一个不断领会和重新认识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单位犯罪的研究和理解,本文拟从单位犯罪的肇始与演进入手,对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单位犯罪的有关界限等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资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刑法第七十九条规定: “本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可以比照本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但是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一规定是以罪刑法定为基础,有控制地适用类推原则制定的。我国刑法为什么要规定类推呢?第一、我国是一个区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犯罪的情况十分复杂,形式也多种多样,我国第一部刑法不可能把这些复杂的犯罪现象都  相似文献   
8.
<正> 利用合同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手法,与他人签订虚假合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合同是进行经济交往的正常手段,因而利用合同进行诈骗往往具有“合法”的外衣掩护,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因而在处理这种犯罪时,应划清两条界线。 (一)划清利用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纠纷的界限根据我国刑法第151条规定,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客观上采取了虚构事实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的精神面貌都有根大的提高和改观。然而,国门洞天.八面来风,市场竞争.良莠并存,伴随着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狂潮的沉渣泛起和黄色文化、浮躁文化的泛滥,我国青少年犯罪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治安的一大突出问题。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恶化.不仅破坏了社会的稳定,败坏了社会的良好风俗,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对此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及时、有效的治理,其后果不仅会使我国十多年来改…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当前青少年吸毒现状,从青少年吸毒产生的心理成因入手,对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吸毒的防范工作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