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0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庆祝1982年宪法诞生10周年之际,正赶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四大的胜利召开,真是双喜临门。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2年宪法正是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宪法贯彻十年来,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本刊编辑部于十一月十三日邀请首都法学界一部分人士聚会,就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本刊主编于浩成主持。发言的有李光灿、刘云峰、柳石、周道鸾、谢飞、李步云、曹海波。书面发言的有高铭暄、陈守一、谢邦宇、王岷灿、张希坡、肖永清、关怀、时伟超、董成美。现将大家的发言摘要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改革是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1979年6月,全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这是为了从制度上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进一步发扬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作用的一个重大措施。1979年下半年,随着县级直接选举试点工作的开展,县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陆续成立。到现在,早一点的已成立  相似文献   
5.
我是在1954年初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借调到国务院政法委办公室的,但去不久又将我借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当时,我的直接领导是彭真和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田家英当时也是中央政治局的秘书。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作出决定,成立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负责宪法的起草工作。1953年12月24日毛泽东带着当时的中央政治研究室的主任陈伯达,副主任田家英和胡乔木等到杭州,在毛泽东亲自领导和参加下进行工作。1954年1月7日到3月9日,共两个多月,其间草拟了10…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1949年到1978年,一共颁布过一个共同纲领和三部宪法。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曾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以后在1954年、1975年和1978年又分别制定了三部宪法。现在颁布的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第四部宪法。 1949年建国时为什么不颁布一部宪法?因为当时条件不成熟,还缺乏三个条件:(1)大陆上的军事行动还没有完全结束;(2)土地改革还没有彻底实现;(3)各界人民群众还没有充分组织起来,长期的战争创伤还没有得到医治和恢复。因此当时只能制定一个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  相似文献   
7.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是保障我国各民族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管理国家大事权利和加强政权建设的重要法律。也是我国选举制度和地方政权建设的一个重大改革。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健全民主集中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贯彻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自1988年6月1日施行,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它的贯彻实施,对加强党和国家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制度,增强村级组织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稳定和强化农村基层政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法学杂志》创刊号上,我谈了选举和主仆关系的问题,现在看来,还十分有必要再加以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的不朽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有如下名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2页)一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摧毁了反动政权,争来了民主,已经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全部政治和经济的资本,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专制的对立物。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普选制、议会制等等这些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当时资产阶级提出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的“君上大权”、“君权神授”的,因此曾起过历史的进步作用。但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以后,这些口号就逐步丧失它的革命意义了。第一个给资产阶级民主冲击的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第二个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个更大的冲击就是1949年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革命。因此,早一点说从巴黎公社开始,晚一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