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演进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生活政治化,民事关系公法化,摒弃了诸如“权利”、“义务”、“债”、“所有权”、“法人”等民法上传统的概念和术语。国家的经济完全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因此,不存在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物权,法律上也只承认所有权,并把所有权分为  相似文献   
2.
公民教育与大学德育的契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最基本的手段,大学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大学德育不等于公民教育,大学德育本身还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公民教育要融入大学德育之中,使之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德育要在坚持高标准的德育目标前提下,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特约条款为当事人在保险合同基本条款外自由约定的条款,旨在于控制危险和变更基本条款内容。学界虽然对其内容、形式、与基本条款的效力,以及特约条款违反后的法律后果有过论述,但是仍有商榷的余地,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税收优先权是优先权的一种形式,但税收又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当税收优先权与其他优先权竟合时,既可以适用私法债权优先权竞合时的原则,又要考虑国家的特殊政策需要。由于涉及的优先权类型很多,且税收优先权有与其竞合的可能,故有必要对优先权进行分析,并指出税收优先权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5.
法人行为能力的肿胀与萎缩评析刘庆国,欧世龙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权利能力是法人作为民事权利主体参与民事活动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没有这种资格,法人就不能参加民事活动。法人的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6.
损害的含义     
罗马法谚:无损害即无赔偿。损害在侵权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即是侵权行为的成立要件,也是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的依据。但是对损害的概念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困难的。从立法上来看,除奥地利民法典对损害作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外,几乎再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典对损害的概念做出一个定义。损害是与权利和利益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因他人的加害行为或可归责于某人的事件使民事主体遭受到的不利益。损害的含义应当从两个方面来把握,第一是作为事实存在的损害,第二是在法律上可予赔偿的损害。前者是认定侵权行为和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而后者是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论保险人的说明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在性质上是一种法定义务,也是一种附随义务和先合同义务。保险人对保险合同条款的说明不限于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但应当是全面和广泛的。保险人违反说明义务,投保人有解除合同的权利,若属故意则可要求双倍返还保险费,若属过失可要求返还保险费及其利息。  相似文献   
8.
人格权的发展史就是从人格中逐步独立的历史,人格权的诞生和体系化就是现代民法对具体人格关怀的标志。继受德国法而来的中国民法,应当将这种体系化的权利纳入民法典之中,因为这是潘得克吞体系权利本位的法典构造模式的逻辑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