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专利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首要部分,是企业利用专利手段在市场上谋求利益优势的战略性谋划,企业若要谋求继续发展,就要以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分析企业专利战略特征及分类入手,分析了中国企业的专利战略选择,以期形成“强则攻、衡则守、弱则跟”的专利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2.
人的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感情支配下采取的行动。学校德育要有效地促成学生知行转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习惯,就要重视品德践行的导向,并且探寻易为学生接受的自主性践行手段。品德践行,有模仿性践行、探究性践行和自主性践行等不同发展层次和类型。模仿性践行能促使学生由无意模仿向有意模仿发展;探究性践行的特点是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认识和探究人生、社会的需要,具有较多的自主成份;自主性践行则是自主的需要和动机占了主要地位,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地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依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化为行动的指令,达到思想品德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3.
品德践行,有模仿性践行、探究性践行和自主性践行等不同发展层次和类型。模仿性践行能促使学生由无意模仿向有意模仿发展;探究性践行的特点是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认识和探究人生、社会的需要,具有较多有自主成份;自主性践行则是自主的需要和动机占了主要地位,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地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依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化为行动的指令,达到思想品德的自我完善。学生的自主性践行之所以能够有效地促进思想品德的发展,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体现了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将教育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其次,它也符合学生思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机理是我国深化改革的理论基础,其结合的主线在于社会化。市场经济发生、发展的基础不是私有制而是社会化,同时社会化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内生性的根系。商品经济具有二重性、中介性,社会化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的生产力紧密地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必须通过这个中介系统才能实现,深化改革就是完善这个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那种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割裂、把市场经济等于私有化的观点,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必须全面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5.
常有这样的事情: 有的学生在夜阑人静时,专砸自己所在班级教室的窗玻璃。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我好恨班级和同学!”有的学生为了逃避班级,一再出走,并发誓永远不进这个班级教室的门槛。有的学生在班级里感到压抑、孤独,而在街头友伴那里却谈笑风生,活跃自如。这些现象,都涉及到学生的参照群体取向问题。所谓参照群体,是指个人特别向往并接受其规范,成为自己言行参照点的群  相似文献   
6.
7.
杨卫 《今日浙江》2010,(7):56-57
今年3月7日是我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竺可桢先生热爱祖国,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堪为我国科学家和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是科学救国和科教兴国的先行者。他执著的“求是”精神、卓越的教育思想和显著的办学成就,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人生道路上许多美好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唯有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化作潜意识,深深嵌入人的心田,难以抹去。班集体的生活经历便是那少数嵌入心田的事物之一。在那里,人们建立起“精神家园”,获得了力量支撑点。这种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日益清晰、深刻。班集体何以有如此魁力,这涉及班集体的美学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既要有柔性,又要有刚性。柔性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要以情感教育为主,以师爱为核心,以宽容为美德,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刚性体现在对学生的管理中,以法纪法规为依据,以严格管理为基础,运用行政手段解决在思想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高校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刚性与柔性运用得不恰当,甚至发生刚与柔的错位。一种表现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过于刚。教育学生时,好动怒,冷嘲热讽、恶语相加。对那些于己不恭的学生,利用职权打击报复。这种滥施权威的方式往往导致矛盾  相似文献   
10.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的、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个重要方面。文明行为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普遍、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学校在完成教学过程的同时,必须责无旁贷地完成道德教育任务。应该在中学生这个在年龄上和心理上接受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给以最基本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在这个时期大致完成长身体、长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懂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并给予怎样做一个人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