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2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高坠致人死亡的法医学检验案例常见。但人在从起飞刚离地的飞机上坠下死亡的法医学检验案例未见报道。本文作者检验一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 某日,一男青年从一架起飞刚离地的波音757飞机上坠下,落在跑道末段的1/3处,呈俯卧位,以右侧头面部贴地,双上肢分别位于身体两侧,右下肢伸直,左下肢折曲(照片1)。在尸体后方30m处跑道地面上有人体组织及一块2×1cm的骨碎片;飞机右起落架仓的内侧壁上发现与死者所穿鞋鞋印相同的多枚脚印。  相似文献   
2.
DNA分析技术在法科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综述对DNA指纹、PCR -VNTR、PCR -STR、PCR -mtDNA测序等技术的发展 ,以及其在法科学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作了系统的阐述。认为由于DNA分析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使之已成为现今法科学生物检材检验的主要手段之一。阐述了现阶段DNA分析技术已向标准化、自动化和高鉴别机率方向发展 ,以及建立DNA罪犯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1892年Marphy首次描述创伤性阑尾炎以来,相继有一些案例报道,但对外伤是否会导致急性阑尾炎的发生一直存在争论。本文结合文献复习报道1个案例,从法医学的角度,提出诊断外伤致急性阑尾炎的标准,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行业规范谈DNA数据库的建设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95年4月英国法庭科学服务部(FSS)正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DNA数据库以来,我国法医界一直在致力于制定国内的DNA建库法规,并着手进行DNA数据库的研究和探索。新世纪伊始,一部法庭科学DNA技术领域的行业管理指导性文件———《全国刑事犯罪人员和刑事案件现场DNA数据库技术规范》(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XXX.X—XXXX,试行草案,以下简称“行业规范”)即将颁布试行,为此,作为法医DNA工作者无不感到法医DNA数据库综合利用的发展前景广阔和自己肩上的责任任重道远。欣慰之余,笔者对DNA数据…  相似文献   
5.
用 PCR- ST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对 DHFRP2、 FIBRA和 ACTBP2三个 STR位点的法科学应用进行探讨,显示三个位点的扩增效率高, DNA降解至 400 bp以下时也可扩增成功,可用于法医学个人识别。三个位点的基因型偶合率为 7.6× 10- 5,累积非父排除率达 96.81%,将此三个位点用于法科学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均获得满意结果。种属研究发现, 9种常见动物 DNA样本 (兔、鸡、鼠、牛、猪、蛙、猫、鱼和蛇 )中,兔、鸡 DNA在 DHFRP2位点有一长度为 179 bp的扩增片段;兔、牛、猪、鸡、鱼 DNA在 FIBRA位点出现一长度为 207 bp的扩增片段; 9种动物 DNA在 ACTBP2位点均无扩增产物出现。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成瘾与多巴胺-D2(DRD2)基因的大样本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汉族群体海洛因成瘾与多巴胺-D2(DRD2)基因的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DRD2基因上三个位点的多态性(启动子141c、ser311cys,和TaqI)在1000例华南汉族海洛因成瘾群体和200例对照中的分布规律。结果除启动子141c在成瘾和正常对照组分布有差异外,ser311cys、TaqI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吗啡染毒大鼠死后体内吗啡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观察慢性吗啡染毒大鼠死后,在不同时间尸体内吗啡公布的变化。发现随着死后时间的延长,吗啡在大鼠CNS的分布无明显改变;其它内脏器官组织中吗啡分布则有明显改变;内脏脂肪组织原未查见吗啡,随死后时间延长,吗啡含量增加.证实大鼠染毒死后尸体内吗啡存在重分布现象。初步讨论了死后体内吗啡分布的变化与死后时间的关系,为吸毒致死后尸检取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套测定人指纹 ABO血型的方法体系。运用间接免疫酶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 ,对指纹胶纸提取的指纹、银粉显现提取的指纹、直接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 (NC膜 )上的指纹、银粉显现转移至 NC膜上的指纹、“5 0 2”胶熏显转移至 NC膜上的指纹等进行 ABO血型检测。上述 5种方法采集的 2 12枚指纹 ,绝大部分能正确地检出 ABO血型 ,检出率为 90 %~ 93.8% ;未能检出的样本为非分泌型人指纹。应用间接免疫酶技术及免疫印迹技术测定人指纹的 ABO血型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准确可靠、检测方便等优点 ,在法庭科学中易推广应用 ,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将DNA分析技术,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及网络传输技术相结合,由计算机对可数码化的DNA信息自动比对分析,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异地查询检查比对、跨区域协作的目标。深圳市DNA数据库自2003年试运行,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截止2006年2月共采集DNA样本43 000份,录入数据库数据40 900条,其中现场物证数据2 598条,嫌疑人2 231条,前科人员33 600条,受害人1 707条,失踪人员131条,其它579条。至2006年2月,对3 600多起案件进行了查询比对,串并案件112串231起,其中凶杀案19起,抢劫、强奸案68起,轮奸案…  相似文献   
10.
从牙刷提取DNA检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徐振波  徐丽莹 《法医学杂志》2006,22(2):I0004-I0004
1案例2004年某日,在深圳市某地绿化带旁发现五包人体碎尸块。经各碎尸块断端拼接比对,系同一具女性尸体。由于尸体高度腐败,无法从尸表辨认死者身份。提取多处尸块软骨作DNA检测,仅躯干部肋软骨检测成功。其后根据侦查线索,疑死者为失踪人员刘某。刘某独自一人住在深圳,无亲人样本比对。提取刘某住所牙刷一支,送检与碎尸死者DNA进行同一性比对。采集牙刷上人体脱落细胞DNA的方法:从牙刷根部剪取刷毛数十根,置于Eppendorf管中,室温下用纯水浸泡4h,振荡洗涤,10000r/min离心20min,收集沉渣,如此反复三次以充分获取牙刷毛上的人体脱落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