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姜锐 《学理论》2009,(25):232-233
教师对学生说话时存在三种不合理的方式:批评与说教、发布命令、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些不合理的交流方式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师生之间要进行有效交流,首先,教师说话时要尊重学生,教会学生使用"我认为";其次,教师要学会反思性倾听;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用"头脑风暴法"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日益尖锐,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共利益的概念模糊和政府的自利性,导致了政府无法准确地把握公共利益。本文试从强制拆迁这一现实问题出发,从合理界定公共利益和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平衡来论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精神,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服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笔者认为,应着力构建双拥工作五大机制. (一)构建双拥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军地双方要坚持把双拥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部队建设总体规划,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县、乡、村都要成立由党政军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站,并下设同级双拥办公室,实行军地联合办公,做到编制、人员、经费、办公场所、档案资料"五落实",及时研究部署双拥工作,听取驻军单位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征兵、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安置、双拥模范城(县)创建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达到工作从基层抓起、任务在基层落实、活动在基层开展、效果在基层体现的目的,进一步推动双拥工作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连队,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力求实现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外汇管理问题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引人瞩目。2009年4月24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就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及外汇管理热点问题接受了新华社"新华视点"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人类社会的各方面都在经历深刻变革,其中一个总体趋势即正在步人信息社会,也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知识信息密集的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存在形式,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目前全球性的知识经济既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战略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接受挑战,迎头赶上,这就需要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要为民族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姜锐 《发展论坛》2003,(9):15-16
一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党的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1)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变得越来越困难。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重组十分明显,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一些人非法致富严重地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致使一些地区、行业和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拉大,一部分人生活陷入困境。2002年全国享受低保的人数达到1938万人,是1997年的14倍,另…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意义重大深远。一、民族精神是衡量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江泽民同志早就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历史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反周期性质,当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文化产业却能逆势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一点已经得到欧美等国家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的证明。但是,当经济开始复苏,出现恢复性增长,进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时候,文化产业还能否像在金融危机中同等受到高度重视、同等得到大力支持,并且高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