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经妇科检查、阴道超声及血β—HCG检查确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92例,分为(腹腔镜组42人)、开腹手术组(20人)及药物治疗组(30人)。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明高于开腹组及药物治疗组。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的疗效. 方法采用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8例. 结果 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80 ml.全部病例随访7~29个月,平均12.5月,外阴形态自然,阴道壁光滑、湿润、柔软、弹性好,长度均达10 cm,无牵拉不适感,性生活满意,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疗效满意,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李丽珍  黄沁松  钟广春 《天津医药》2002,30(12):742-742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不同 ,操作方法也随之改变 ,掌握镜下基本技术成为关键问题[1]。我科应用腹腔镜电凝、套扎、分离、电切、结扎和缝合等方法进行附件、子宫手术共206例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自1998—2001年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206例 ,年龄17~69岁 ,平均 (34±4)岁 ,有腹部手术史者31例 (15 05 % ) ,其中剖宫产术21例 ,宫外孕手术5例 ,阑尾切除术4例 ,卵巢囊肿切除术1例。病种 :子宫肌瘤 (<14周 )22例 ,子宫腺肌病15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 ,卵巢纤维瘤4例 ,卵巢囊肿6…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CDI、CT及MRI在腹腔镜切除卵巢肿物术前评估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12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物患者CDI、CT及MRI检查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χ2检验比较术前CDI、CT、MRI检查、CDI联合CT及CDI联合MRI检查病灶检出率、肿瘤定位准确度、良恶性判定准确率及肿瘤分期准确率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方法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结果:MRI及CDI联合MRI病灶检出率均高于CDI(P<0.01)。MRI及CDI联合MRI定位准确度均高于CDI、CT及CDI联合CT(P<0.01)。CT、MRI及CDI联合CT良恶性判定准确率及恶性肿瘤分期准确率均高于CDI(P<0.01)。CDI联合MRI良恶性判定准确率及恶性肿瘤分期准确率均高于CDI、CT、MRI及CDI联合CT(P<0.01)。CDI、CT、MRI、CDI联合CT及CDI联合MRI检查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敏感度分别为42.9%、50%、75.0%、87.5%、83.8%,特异度分别为34.5%、57.0%、68.4%、57.0%、91.2%,约登指数分别为-0.23、0.07、0.43、0.45、0.75。结论:MRI在卵巢肿瘤病灶检出、定位、良恶性判定及恶性肿瘤分期评估方法均具有较高准确性,CDI联合MRI在腹腔镜切除卵巢肿物术前评估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该院常规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改良方法。方法经人工穴道钳夹翼状腹膜皱襞上缘。牵拉至穴道外口,形成阴道壁,镜下利用膀胱顶、直肠前及两侧盆壁腹膜作镜下荷包缝合,形成阴道顶;改良术式改为钝性剥离盆底腹膜及盆侧壁腹膜,钳夹盆底腹膜最低点,而不是翼状腹膜皱襞上缘。结果手术:原术式60-100min,平均70min;改良术式35~50min,平均40min。结论牵拉腹膜容易,术后阴道壁腹膜易成活,对膀胱无干扰。手术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促排卵药物在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1)临床应用观念的改变,过去促排卵多用于无排卵症患者,而近年对有排卵周期的患者,采用促排卵以提高妊娠率。(2)多种新药被广泛用于促排卵治疗。(3)用药方法有了很大改进。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深入开展,如何提高其妊娠率特别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相似文献   
7.
黄沁松  马浩南 《河北医药》2005,27(8):602-602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其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进入腹腔的穿刺是手术的第一操作步骤,也是手术过程中最危险的部分,近一半的血管损伤发生在这一过程中,腹膜后血管一旦损伤将危及患者生命。在腹腔镜的各种并发症统计中,有40%—50%是在置入第一个套管时发生的,因此有多个部位的穿刺点被提出,包括Veress(气腹针)插入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讨预防腹腔镜手术并发感染的措施。方法选取腹腔镜术后感染患者136例,分离培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利用K-B琼脂试验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性,采用Excel2007软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953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36例,感染率为14.27%;感染部位以切口感染为主,占57.35%,其次泌尿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分别占18.38%、10.30%;共分离病原菌14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5株占37.9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90株占62.07%,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均<5.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均<5.0%。结论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病原菌分布广泛且多具有耐药性;临床应采取措施控制腹腔镜术后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旋切颈管内膜式子宫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子宫切除术 (全切 )是治疗多种妇科良性疾病的重要方式 ,它能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近年发现全切术后合并症较多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宫颈损伤范围大。为此 ,我们选择了一种新术式———旋切颈管内膜式子宫切除术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将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旋切颈管内膜式子宫切除术 (旋切 )组 30例 ,年龄 (4 4 0± 4 8)岁 ;全子宫切除术 (全切 )组 30例 ,年龄 (4 4 2± 3 5 )岁 ;次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 )组 30例 ,年龄 (4 4 3± 5 3)岁。三组的年龄、病种 ,盆腔粘连情况基本相同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产妇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1 236例产妇临床资料,对产妇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1 236例产妇中9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93%;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手术切口部位、胃肠道,分别占27.45%、22.45%、16.33%、14.29%、11.22%;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长、行剖宫产及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结论产妇医院感染率高,且感染部位成多样性,临床应采取措施控制产妇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