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Viatorr支架用于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使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的3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分析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情况、肝性脑病发病率及分流道通畅率。结果采用Viatorr支架行TIPS技术成功率100%;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40.00±3.85)cmH_2O和(23.60±2.87)cmH_2O。术后随访1~14个月,分流道通畅率100%(34/34),肝性脑病发病率5.88%(2/34)。结论使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手术操作成功率高,分流道通畅率高,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患者,其中42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之后28例接受单纯介入治疗、14例经介入治疗后转外科手术;8例直接接受外科手术探查。观察血管造影表现,记录介入治疗方案,分析止血效果。结果 50例总体止血成功率66.00%(33/50),死亡率34.00%(17/50);单纯介入治疗止血成功率82.14%(23/28),死亡率17.86%(5/28)。42例血管造影中,26例可见阳性征象,其中假性动脉瘤[46.15%(12/26)]最常见,肝固有/肝总动脉[53.85%(14/26)]最常受累;其中24例主要以弹簧圈栓塞,包括8例单纯弹簧圈、12例采用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及4例以弹簧圈联合PVA颗粒进行栓塞;2例于肝动脉植入覆膜支架。结论介入治疗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止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99mTc-DAPA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疗效的预测价值。 方法对4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共54条经皮肾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PTRAS),分别于术前2周内和术后6个月进行99mTc-DAPA肾动态显像,利用Gates法测定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压。根据术前GFR测定结果,将患肾功能分为GFRⅠ级(GFR≥30 ml/min)、GFRⅡ级(15 ml/min≤GFR<30 ml/min)和GFRⅢ级(GFR<15 ml/min)。分析患者术前术后患侧肾(分肾)GFR、肾血流灌注、术前与术后血压、服用降压药种类和剂量的变化、血清肌酐变化。 结果术后GFR改善较为明显,尤其GFRⅠ级、GFRⅡ级,肾血流灌注增加,明显高于GFRⅢ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FRⅠ级、GFRⅡ级患者术后控制血压有效例数高于GFRⅢ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收缩压由(165±18)mmHg降至(138±12)mmHg,舒张压由(100±12)mmHg降至(88±8)mmHg,降压药种类、剂量较术前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治疗效果好于双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99mTc-DAPA肾动态显像术前术后的检查结果GFR可用于客观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的PTRAS疗效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的1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均行经皮穿刺门静脉内125I粒子条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术。每例患者植入粒子数量10~45粒,粒子活度0.8 mCi/粒,处方剂量100~120 Gy。植入血管支架数量1~2枚。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门脉压力改善情况、累计生存率和支架通畅性。结果 1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并发穿刺道出血,1例支架未开通(门脉开通率94.1%)。门脉支架植入前患者平均门脉压力为(35.0±3.0) cmH2O(1 cmH2O=0.098 kPa),支架植入后平均门脉压力为(27.2±5.4) cmH2O,平均下降(7.8±4.3) cm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例患者获得随访(2~16个月),4例患者目前生存,其中2例生存时间已超过1年。11例死亡(肝功能衰竭7例,多发转移1例,肝癌结节破裂出血1例,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例),其中1例最长生存14个月。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09.23±38.38) d(95%CI, 134.00~284.46),中位生存时间为(145±19.1) d(95%CI, 107.42~182.58)。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3%、26.7%和20.0%。支架平均通畅时间为(246.87±59.52) d(95%CI, 130.21~363.53)。随访期内有9例患者行TACE治疗(共行19例次)。结论 125I粒子条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安全可行,能降低门脉压力,恢复部分肝脏血流灌注,扩大肝动脉化疗栓塞适应证,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支架和裸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5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裸支架(裸支架组,32例)与覆膜支架(覆膜支架组,20例)行TIPS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分流道的通畅率、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门静脉压力变化、血液学检查结果及腹水缓解率。 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施行TIPSS术,覆膜支架组术后随访(8.11±4.9)个月,裸支架组(8.34± 4.4)个月。随访6个月过程中两组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12个月过程中,覆膜支架组通畅率高于裸支架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力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支架组术后白细胞的升高程度高于覆膜支架组(P<0.05),两组间其他血液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腹水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以(P>0.05)。 结论:TIP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使用PTFE覆膜支架的远期分流道通畅率高于裸支架。

  相似文献   
8.
背景肥胖是一种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胃左动脉栓塞术治疗肥胖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正处于研究阶段,但其减重原理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引导下胃左动脉栓塞术对单纯性肥胖比格犬体质量及Ghrelin蛋白、Lept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18年5—9月完成。选取15只健康成年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肥胖组(n=10)。对照组比格犬进食普通饲料,肥胖组比格犬参照营养性肥胖动物造模方式,进食高脂饲料;两组比格犬均连续饲养6周。去除对照组和肥胖组内体质量最低和最高的比格犬各2只以缩小误差,然后选取6只肥胖比格犬随机分为肥胖栓塞组和肥胖非栓塞组,每组3只。对照组和肥胖非栓塞组比格犬经导管给予0.9%氯化钠溶液行胃左动脉灌注,肥胖栓塞组比格犬经导管给予聚乙烯醇颗粒行胃左动脉栓塞术。测量并记录各组比格犬术前及术后1、2、3、4、5、6、7、8、9、10周空腹体质量,计算体质量变化百分比;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比格犬术后10周Ghrelin蛋白、Lep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对照组和肥胖非栓塞组比格犬术后10周内体质量变化百分比低于肥胖栓塞组(P0.05)。(2)术后10周对照组和肥胖非栓塞组比格犬Ghrelin蛋白、Lep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肥胖栓塞组(P0.05)。结论经皮导管引导下胃左动脉栓塞术可通过抑制Ghrelin蛋白、Leptin蛋白表达而影响单纯性肥胖比格犬食欲,进而降低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门静脉血栓是指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血栓形成,可导致门静脉部分或完全性梗阻,部分门静脉血栓可以延伸至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肝硬化、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和口服避孕药物等~([1])。在肝硬化进展期或合并肿瘤患者,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更高~([2,3])。据统计,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0.6%~15.8%~([4])。伴有门静脉血栓的肝硬化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更高~([5])。门静脉血栓形成所导致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症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常常在随访过程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