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9年3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9位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h尿香草扁桃酸(VMA)及血儿茶酚胺检测升高分别为7例(77.8%)和8例(88.9%)。9例均行B超检查,5例进一步行CT检查,4例行MR;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间3例、腹主动脉旁2例、腔静脉后2例、肾蒂后2例。其中为进一步明确肿瘤毗邻关系行血管造影和CTA各1例。肿瘤平均直径(4.5±2.2)cm。9例均手术切除,术后血压正常8例,口服降压药控制良好1例。结论手术切除目前仍是异位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肿瘤和周围大血管和器官的关系复杂,腹腔镜下肿瘤切除仍不能代替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SD大鼠前列腺组织Smad4和Smad7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它对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的意义.方法 将4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P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采用去势+高剂量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方法建模,并以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方法检测Smad4、Smad7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mad7表达显著下调(P<0.01),Smad4表达亦显著下调(P<0.01);Smad4与Smad7在慢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Smad4、Smad7在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异常,提示可能参与CP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胃肠外科手术感染的特点,分析相关因素,找出预防对策,以期为临床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完成的788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并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有41例患者在手术后发生了感染,感染率为5.20%;其中影响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患者年龄与手术时间等。主要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占50%以上。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对手术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辅以抗菌药物的使用,才能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本文通过对感染患者的调查分析,对术后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4与Smad7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它们与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对10例正常肾组织、45例未转移的肾癌与10例已有转移的肾癌组织的TGF-β1、Smad4与Smad7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mad4蛋白在正常肾组织和未转移组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转移组肾癌组织,且肾癌分化程度越低,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TGF-β1、Smad7蛋白在转移组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和未转移组肾癌组织(P<0.05).TGF-β1、Smad4及Smad7蛋白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TGF-β1、Smad4与Smad7蛋白三者表达的异常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可能成为研究肾癌分化与转移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分期微通道经皮肾手术治疗合并尿脓毒症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4例合并尿脓毒症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分期手术治疗,对其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出血,结石残留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4例均完成Ⅰ期肾造瘘、Ⅱ期钬激光碎石。Ⅰ期肾造瘘术后15例不同程度发热,其中2例出现感染性休克,治疗后病情转平稳;Ⅱ期钬激光碎石一次碎石及清石,结石清除率为100%。术中无较严重出血,术后有2例出现发热,无感染性休克、输尿管撕脱、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分期微通道经皮肾手术治疗合并尿脓毒症输尿管上段结石,能有效解除梗阻,控制感染,且创伤小、安全可靠,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自2008年9月~2009年12月,选择CP/CPP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A组给予α1-受体阻滞剂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mg,每晚1次,连服4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每日1次,连服4周;B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每日1次,连服4周.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经过4周服药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的NIH-CPSI评分以及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残余尿等尿动力学指标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可明显改善CP/CPPS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SD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4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前列腺组织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意义。方法:将6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30dCNP模型组和45dCNP模型组,每组20只。CNP模型组采用去势+高剂量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方法建立CNP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查TGF-β1、Smad4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两个CNP模型组TGF-β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且45dCNP模型组高于30dCNP模型组(P<0.05)。两个模型组Smad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且45dCNP模型组低于30dCNP模型组(P<0.05)。TGF-β1、Smad4在CNP大鼠模型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结论:TGF-β1、Smad4可能参与CNP发病过程,前列腺纤维化可能是导致临床难以治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希佩尔林道蛋白和缺氧诱导因子-α在散发嗜铬细胞瘤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pVHL和HIF-α在40例散发嗜铬细胞瘤及20例正常肾上腺髓质中的表达。结果:pVHL在散发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正常肾上腺髓质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502〉0.05),HIF-1α和HIF-2α在散发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髓质中的表达(P=0.012〈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嗜铬细胞瘤组织中pVHL与HIF-1α和HIF-2α表达程度均呈负相关。HIF-1α和HIF-2α无明显相关。结论:嗜铬细胞瘤中pVHL与HIF-α存在相关性,这在嗜铬细胞瘤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可能成为治疗和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总结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腹腔镜手术成功,2例术中探查为胃肠道肿瘤,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275min,平均(136.2±62.3)min。术中出血20~200ml,平均(91.0±48.2)ml。术后住院5~7d,平均(6.2±0.8)d。发生腹膜损伤2例,瘤体破裂出血1例,Trocar穿刺口脂肪液化3例。结论:用腹腔镜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但需根据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严格掌握,同时应重视局部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