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单纯肝癌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术后生存率方面有无明显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使用改良Sackett's分级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7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772例患者.结果显示,肝脾联合切除组(HS)与单纯肝癌切除组(H)相比,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OR合并=0.90,95% CI-0.63~1.29,P-0.56)、围手术期死亡率(OR合并=1.04,95%CI=0.3~3.58,P=0.96)、以及5年生存率(OR合并=1.53,95% CI =0.99~2.36,P=0.05)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然而,HS组在术后白细胞计数(MD =5.47,95%CI=5.13~5.82,P<0.01)及血小板计数(MD=174.89,95%CI=116.61~233.18,P<0.01)方面,较H组有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单纯肝切除而言,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术后5年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HS组在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得到显著回升,这可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和后续的化疗.  相似文献   
2.
当今医学高校研究生在新的媒体环境中逐渐成长,新媒体是他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发挥新媒体的便利性、智能性,提升研究生的媒介素养成为目前的重要议题。在医学院校,媒介素养是校园文化素养和医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军医大学研究生的实况调查报告为基石,了解医学研究生的媒介素养现状,我们发现研究生在媒介认知方面较为薄弱,很多研究生的媒介使用主要是为满足休闲娱乐需要,真正用到专业知识学习需要比例略低。且新媒体负面形象对研究生的消极影响较重,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及法律规范。还有,研究生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更高的期待,希望通过更加轻松自由的形式认识并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因此我们探讨研究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变化和真实世界的诉求,并提出教育对策,以促进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医学留学生肝胆外科教学需要,结合留学生教学实践,从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编制专用的英文教材、提高教师技能并加强师生沟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满足个体化学习需求、开展听课评课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胰胃吻合术与采用胰空肠吻合术在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胰瘘、胃排空延迟、出血、腹腔积液、二次手术等方面有无明显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使用Jadad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7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211例病人.结果显示,胰胃吻合组(PG)与胰空肠吻合组(PJ)相比,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胃排空延迟、出血以及二次手术方面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胰瘘及腹腔积液方面,PG组优于P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胃吻合术的安全性不亚于胰空肠吻合术,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胰瘘以及腹腔积液的发生率.但是尚需要更多相关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以进一步对PG及PJ两种术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血管内治疗妊娠末期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经验。方法报告2例病例,1例为前交通动脉瘤,孕36周急诊行动脉瘤栓塞术,术后3h行剖宫产;另1例为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孕36周先行剖宫产,术后经抗凝5d后行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结果2例均痊愈。随访1年,母子健康。结论妊娠期动脉瘤破裂出血在治疗时需多科室协作,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对妊娠期妇女生理变化的了解等,均为成功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左肝胆管结石拟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对照组采用Pringle法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左半肝切除。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5 d,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治疗组术后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5 d上述凝血指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对健侧肝脏损伤较小,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胰腺切除与开腹胰腺切除治疗胰腺外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2.7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符合标准的NRCs,共计555例患者。结果显示,机器人胰腺切除组与传统开腹胰腺切除组相比,在围手术期死亡率上并无显著差异。而两组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次手术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提示robot方式切除胰腺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二次手术率。结论通过本次Meta分析发现,机器人胰腺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胰腺切除术相比,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更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