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患者,男,20岁,建筑民工。1993年8月10日以高处坠落伤后上、下肢感觉减退,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1个月,从外院转入。施工时不慎从五楼坠落,具体着地过程不祥。伤后昏迷约半小时,无呕吐及抽搐,醒后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住当地医院行保守治疗1个月,右上下肢运动明显恢复,左手及左下肢仍无力,四肢感觉有所改善,大小便有便意,但不能控制。入院查体: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自乳头平面以下至脐平面,左侧痛温觉过敏,右侧减退;脐平以下右侧痛温觉减退加重,左侧仍过敏。双侧位置觉存在,浙尾部Ⅱ°压疮。胸、腹肌肌力…  相似文献   
2.
拇短伸肌直接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应用解剖学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利用拇短伸肌直接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临床使用36例,全部获得较好疗效。该术式具有动力腱位置恒定,变异少;手术简单,疗效满意;供区损伤小等优点。国内尚未见报道,故提供同道们参考。一、解剖学基础通过对20只前臂手标本的测量,发现拇短伸肌肌腹长度为7.0±0.7cm,肌腱长度为11.5±1.0cm(x±s,上同),其止点均位于拇指近节指骨基底背侧,未发现变异。为进一步研究该腱止点的异常率,随机调查2000只正常手,发现肌腱缺如率为0.2%(4/2000)。继之,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改进的Mitchell术式矫正拇外翻畸形。方法 对Mitchell术式进行改进 ,术中缩短第 1跖骨 ,内侧舌状骨瓣旋后外翻嵌入截骨近端髓腔 ,拇收肌联合腱移位于第 1跖骨头外侧 ,并松解第 1跖趾外侧关节囊等综合整形。结果 共 63例 (1 0 1足 )应用Mitchell术式并得到 2年以上的随访 ,总优良率达 91 % ,疗效满意。结论 本术式针对拇外翻畸形的病理解剖及其症状多方面矫正 ,使术后的外形和功能得到全面改善 ,可同时适用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因常合并有广泛的软骨组织损伤及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或副韧带损伤,治疗较为困难.我院自2001年6月~2004年6月采取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加双边外固定架固定治疗ScatzkerⅢ~Ⅳ型胫骨平台骨折1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Pilon骨折三种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立新  高雁卿 《山东医药》2003,43(12):42-43
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由于胫骨远端皮肤软组织与骨骼紧密相连 ,血运较差 ,所以 Pilon骨折是较难处理的骨折之一。1 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 ,我院对 80例 Pilon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治疗 ,并对三种固定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Pilon骨折患者 80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 ,其中男 5 1例 ,女 2 9例 ;年龄 1 5~ 47岁 ,平均 2 7.3岁。将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按 Ruedi和 Allgower分型 ,A组 型 1 5例 , 型 9例 , 型…  相似文献   
6.
为对比腓骨长肌腱与前后交叉韧带的解剖学形态和生物力学特性,将8例18~64岁因不同原因行大腿中下段以上截肢的标本,正中矢状面锯开股骨至髁间窝,标记出前、后交叉韧带中线,用精度0.02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测出ACL、PCL中心线在膝关节屈曲90°时的长度和中点的宽度、厚度。测量腓骨长肌从出现腱性部分到下胫腓关节平面肌腱的长度和其上、下1/2段中点的宽度、厚度。分别切取前、后交叉韧带(两端各带一骨块),放入拉力试验机测试。切取腓骨长肌键长20cm,将切取的肌腱分成两段,各长10cm,标记为上段、下段。肌腱两端用艾西康10号丝线锁边式缝合,每端用3根丝线,缝合长度为3cm,放入拉力试验机测试。结果显示,腓骨长肌腱从出现腱性组织到下胫腓关节平面长(224.60±14.41)mm,前交叉韧带长(41.21±3.86)mm,后交叉韧带长(38.00±2.20)mm。腓骨长肌腱上段的最大形变、极限拉伸强度与后交叉韧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腓骨长肌腱下段的最大形变、极限拉伸强度与前交叉韧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腓骨长肌腱可以作为前、后交叉韧带同时重建的理想供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下腰椎椎板减压术后腰椎不稳的出现机率和症状出现机率。观察Ⅰ期TFC植入椎间融合的中期临术疗效。方法:1986年以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和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神经嵌压症356例,行全椎板减压间盘摘除295例。1998年5月以来对18例患者Ⅰ期行TFC植入椎间融合术。或AE协和钢板共43例。结果:全椎板减压患者2年以上随诊210例。X线显示节段不稳30例,占14%:其中有过腰椎症状者6例,不足30%。结论:手术方式的合理应首先考虑彻底解除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本组资料显示腰椎板减压(必要时部分切除小关节突)是一种安全、低合并症的手术方式。螺旋型椎间融合器(TFC)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及短节段A-F,协和式钢板内固定的应用为预防和治疗椎板减压术后下腰椎不稳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1998年至2005年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5例,年龄75~92岁,平均79.6岁。假体均为骨水泥型,随访时间1~8年,平均3.6年。结果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按Harris评分方法,优11例,良8例,可4例,差2例。2例假体下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腓骨长肌腱移植后对足弓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平均34.8岁.切取腓骨长肌腱约18~20 cm用于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足部16排CT扫描重建,测量足部横弓的宽度以及内、外纵弓的高度和顶角.[结果]术后经过平均30个月的随访,16排CT测量结果显示手术前后足部横弓的宽度以及内、外纵弓的高度和顶角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腓骨长肌腱移植后对足弓的解剖学结构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防旋股骨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8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疗效评价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开始负重训练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优良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稳定性较高,安全性较强,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