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扩增兔骨髓基质细胞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爱国  孙俊英  郝思春  盛伟华  杨吉成 《江苏医药》2004,30(8):573-575,F003
目的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的条件,为组织工程学选择合适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兔BMSc自小量骨髓中分离并培养,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测定分裂指数和贴壁率。结果兔.BMSc在第7代前性状稳定,生长曲线相似;第4天分裂指数最高为15%;传代后10h贴壁率高达90%。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分离兔BMSc的理想方法,BMSc能为未来组织工程提供足量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分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20例(微创组)和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3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射线照射时间、肌酸激酶(CK)浓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椎间融合率;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微创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较对照组早(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 VAS评分、ODI均较术前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术后3 d血清 CK 浓度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均为100%。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好,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对59例59髋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8为新鲜骨折,11例为陈旧骨折。49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患者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取平卧位,患侧半边臀部略悬空于手术床边,使臀大肌及臀部软组织自然下垂,患侧下肢内收10°,使大粗隆突出部份充分暴露;股骨颈及大粗隆暴露后,先截骨清除股骨颈残端,再前脱位取出股骨头;术毕伤口不放引流,弹力绷带臀部以下均匀包扎。结果手术切口长度7—9cm,平均8cm;手术时间50~70min,平均62min;出血量150~420ml,平均300ml;无严重并发症,3~11d部分负重行走。全部患者获得6—49个月的随访。Harris评分优52例,良6例,中1例,优良率达98%。结论侧前方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取栓术与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4年 3月 ,我们共对 5 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进行手术和溶栓治疗 ,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肢直接溶栓组 30例 ,男 14例 ,女 16例。年龄 19~6 3岁 ,平均 4 7 6岁。病程 5h至 7d ,平均 4 7d ,双下肢周径(大腿肿胀最明显处 )差 5 4~ 6 6cm。手术组共 2 4例 ,男13例 ,女 11例。年龄 15~ 5 9岁 ,平均 39 9岁。病程 11h至 7d ,平均 5 1d。双下肢周径 (大腿肿胀最明显处 )差 5 7~ 6 9cm。全部血栓形成的病因 :盆腹腔、下肢术后共 10例 ,长期卧床 5例 ,肿瘤 5例 ,不详 34例。方法 :(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斜坡椎管角对C_0~C_3颈椎-钉棒固定系统拔出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成年健康男性,重建上颈椎C_0~C_3三维模型及上颈椎-钉棒系统有限元模型,提取各节段自由度,运算并获得各解剖结构的应力应变等数据,尤其是不同的斜坡椎管角条件下,固定螺钉的结构应力。结果 C_0~C_1、C_1~C_2、C_2~C_3各节段自由度相对于正常模型分别下降21. 50%、42. 03%、38. 50%。C_1置入螺钉最大米塞斯(Mises)应力为303 MPa,C_2置入螺钉最大Mises应力为263 MPa,C_3置入螺钉最大Mises应力为233 MPa,C_1~C_3螺钉Mises应力呈现递减趋势。在不同斜坡椎管角工况载荷条件下,C_1~C_3螺钉监测点的拔出力,跟随斜坡椎管角增大趋势,螺钉拔出力呈现增长趋势。结论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有限元模型具有精确的几何外形,能够准确模拟实际临床力学环境,从而为临床枕颈融合固定提供良好的术前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近一个月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开训动员要求,持续为战区部队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提供优质高效医疗保障,沈阳联勤保障中心先后派出15支医疗队,奔赴战区47个野外驻训点,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专项巡诊服务。此次活动,中心积极靠前了解战区驻训部队详细信息,预先对接医疗服务保障需求,针对性制订巡诊工作计划,确保活动实效。医疗队由康复理疗科、消化内科、皮肤科、骨科、泌尿外科以及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1年3月~1998年5月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513例,其中发生椎间隙感染者4例,由外院转入1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45~59岁,平均48岁。腰4、5间隙3例,腰5骶1间隙2例;其中3例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2例术后有上呼吸道感染史,5例均有发热,体温38℃左右。腰椎间盘手术后腰腿痛明显缓解,3例手术后5~9d出现明显的腰臀部剧痛、骶棘肌板样痉挛,下肢放射性抽痛、腹胀。2例术后月余发作,症状日渐加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均<10×109/L,血沉块,最高达104mm/h,3周后,随病情好转而下降。腰椎X线检查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 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骨科,因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分别行Wiltse入路MIS-TLIF(MIS-TLIF组)和开放TLIF(TLIF组)治疗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MIS-TLIF组36例,TLIF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以及术前和术后第1、3天肌酸激酶(CK)水平,术前及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及ODI。结果 MIS-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3天CK水平均少/低于开放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术前及术后1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Wiltse入路微创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并能减少手术创伤及术中出血量,使得患者可以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与常规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LISS治疗的优良率(86.7%)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疗效良好,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玻璃支架BG-20的细胞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与BG-20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结果BMSc能贴附在BG-20上,增殖、生长不受影响,且BG-20有一定的促细胞增殖的作用。ALP测定结果BG-20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G-20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作为BMSc的载体用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