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及术后并发症体会。方法对561例面肌痉挛患者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61例患者中治愈治愈488例,好转22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90.90%(510/561)。平均随访32个月,复发15例(2.67%)。术后出现面瘫42例(7.46%),其中13例(2.31%)为迟发性面瘫。15例(3.39%)听力下降,3例(0.53%)吞咽困难,5例(0.89)皮下积液,3例(0.53%)出现颅内感染,均给予对症治疗后治愈。无脑脊液漏及死亡病例。结论面肌痉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以面瘫,听神经受损多见,少见吞咽困难,及时采用综合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2.
我科对建院以来收治的4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有效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及护理,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49例病人,男35名,女14名,年龄10~76岁。脑挫裂伤10例,脑干损伤4例,颅内血肿30例,脑疝5例。手术治疗40例,死亡5例,出血4例,经治疗和精心护理,7d内出血症状消失,7~15d OB(-),无失血性休克发生。  相似文献   
3.
4.
我们自建院至今收治畸胎瘤患者4例,应用囊内切除加局部应用甲醛溶液腐蚀,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病例均为女性,病程5~10年,平均7-5年,年龄23~60岁,平均44岁,病理良性。1-2 临床表现:均以下腹部包块就诊,伴尿频1例,排大便困难1例。影象检查:B超、CT检查发现腹膜后巨大占位,1例诊断为卵巢囊肿。1-3 手术经过:下腹部正中切口,充分暴露,发现4例均位骶骨前区,包膜完整,其底部大,考虑可能引起大出血或周围器官副损伤,故我们采取囊内切除。内着豆楂样物为主,混有毛发及短小骨骼组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求治疗重型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1例重型胰腺炎的早期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除1例死亡,余10例均痊愈,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手术联合药物治疗重型胰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以往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往往是钻孔后放置一根引流管,冲洗时冲洗液顺切口流下,污染手术野,冲洗不彻底,需要盐水多等情况.针对此种情况,我们采用钻孔后置管两根地方法,巧妙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女15例,男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3岁。本组病人均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病人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后3d开始发热,体温38~39℃。应用地塞米松后体温下降至正常,次日下午再次发热,手术切口开始肿胀,后发展为囊性,挤压消失,放松复现。住院15~30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颅微血管减压术治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后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总有效率为92.9%(26/28)。术后出现头晕2例、胃肠不适4例,3例出现面部感觉减退或麻木,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术后均未发生脑疝、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后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0例,女120例,男60例;年龄18~83岁。疼痛的性质呈闪电式、浅表而尖锐的剧痛,被患者描述为刀割样、电灼样、火烧样或撕裂样痛。疼痛的部位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右侧99例(55.0%),双侧18例(1.0%);三支均痛76例(42.2%),Ⅱ支Ⅲ支72例(40.0%),单纯Ⅱ支13例(7.2%),单纯Ⅲ支14例(7.8%),单纯Ⅰ支5例(2.8%)。疼痛发作前无征兆,突然起病,持续数秒至数分钟。1/3有扳机点,如唇、鼻旁、牙齿、舌等。说话、洗脸、冷风、进食可刺激诱发,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所有病人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