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腺癌干细胞(PCSC)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胰腺癌的耐药、转移机制关系密切。PCSC的表面标志物、分离、鉴定、信号通路、微环境、耐药、转移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将为临床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替尼泊苷在对胃腺癌BGC-823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了解二者联合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胃腺癌BGC823移植瘤模型,实验分组,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沙利度胺联合替尼泊苷组肿瘤组织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大量肿瘤细胞阻滞于G2/M期,并可见明显凋亡峰。结论替尼泊苷联合沙利度胺对抑制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生长具有协同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yndecan 1和E cadherin在乳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技术 ,检测不同乳腺组织中Syndecan 1和E cadherin的表达。结果 Syndecan 1、E cadherin在乳癌组织中表达下调 ,与其在纤维腺瘤 ,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 ( 5 3 .7%vs10 0 % ,P =0 .0 0 5 )。Syndecan 1、E cadherin减弱表达与乳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0 1,P =0 .0 0 0 )。Syndecan 1表达与乳癌TNM分期、癌块大小、是否浸润无关 ;E cadherin表达下调与乳癌TNM分期、浸润有相关性 (P =0 .0 0 0 ,P =0 .0 14 )。浸润性导管癌中E cadherin表达下调缺失与癌块大小有关 (≥ 3cmvs <3cm ,P =0 .0 4)。乳癌中Syndecan 1与E cadherin表达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由Syndecan 1和E cadherin介导的细胞间黏附作用在乳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表达降低与乳癌转移密切相关。Syndecan 1和E cadherin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癌症终末期患者发生谵妄的现状,探讨其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为谵妄的早期评估和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3月入住安宁病房的癌症终末期患者资料,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癌症终末期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31例癌症终末期患者,发生谵妄139例,发生率6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织体力状态评分、姑息预后指数评分、药物类型(阿片类、苯二氮?类、皮质类固醇类)、多药合用(使用药物≥3种)、症状(感染、睡眠障碍、便秘、缺氧、癌性恶病质)、肝或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脑转移、活动受限等与癌症终末期患者发生谵妄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阿片类药物(OR=1.477)、感染(OR=3.782)、睡眠障碍(OR=4.209)和姑息预后指数评分(OR=6.285)是癌症终末期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癌症终末期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使用阿片类药物、感染、睡眠障碍、姑息预后指数评分增高可诱发谵妄,临床医护人员应早期评估和筛查这些影响因素,以降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恶性实体瘤患者采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抑制剂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探讨其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恶性实体瘤患者146例,均采用PD-1抑制剂治疗,按照标准剂量2 mg/(kg·d)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甲...  相似文献   
6.
7.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寻找能够预测化疗疗效的指标,使疗效不佳的患者及时更改化疗方案或放弃化疗,免受化疗的不良反应,是肿瘤临床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为以EGFR为靶点的胃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1年3月-2009年12月胃癌手术石蜡标本78例,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胃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78例胃癌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表达率为0%,且EGFR蛋白的高表达与胃癌的部位、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在胃癌组织中,EGFR表达增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EGFR为靶点的胃癌靶向治疗理论意义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对1999-2007年我科收治的13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132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原发肝细胞肝癌除外),1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受试者乙肝阳性率分别达28.8%,13.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HBV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和一般肿瘤患者(原发肝细胞肝癌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