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下肢水肿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限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在术前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行3cm~4cm皮肤切口,只显露病变部位,哪有压迫就在哪减压,不过多破坏腰椎其它结构.结果:经11个月~9年随访,按JOA评定标准手术改善率为90.3%.结论:只要术前准确诊断及定位,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充分显露神经根管,即使其得到减压,又不过多破坏腰椎的后部结构,最大限度保特脊柱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21例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经验。本组年龄36~61岁,平均45.4岁,病史15天~2年,平均1年。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少病例的症状体征与突出部位不一致,故临床定位有困难。按临床表现将本组病人分为普通型、运动神经元疾病型及神经衰弱型。MRI检查在诊断及提示手术部位方面起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病因之一。本组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者16例;后路单纯双开门颈椎管成形术者4例;后路椎板减压效果不著,又从前路手术者1例。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手术效果20例优良,1例无效,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C为维生素类药物,临床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解放军第401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15例采用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配合相关关节功能锻炼,随访1.5~2.0年,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5~9个月,术后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感染,四肢关节功能的恢复较好。结论四肢骨折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不仅具有固定牢固,操作简单,伤痛少、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而且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双侧第二足趾移植治疗全手及全手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双侧第二足趾移植为14例全手及全手指缺损患者进行手指再造,共再造28指,全部成活。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44岁,平均22.7岁;13例为外伤所致,1例为先天性全手指缺损。根据缺损水平、功能解剖及术中功能重建特点分为:掌骨远端水平缺损伴良好的拇外展肌功能(Ⅰ型)6例,掌骨近端及腕关节水平缺损(Ⅱ型)5例,前臂残端尺、桡骨远端水平缺损(Ⅲ型)3例。结果术后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5年,平均6.6年,再造指血运良好,指腹饱满。手指总主动活动度35°~105°,平均57.5°。两再造指均能对指,并可捏持笔、钥匙、墨水瓶、针等物品。两再造指指腹间距离为2.6~6.5cm,平均4.3cm。按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1954),感觉恢复达S3 者10例20指。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例,良7例,中4例,差1例。结论对全手及全手指缺损宜采用双侧带跖趾关节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两指,既可以重建部分手功能,又对供区的破坏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如何合理设计髋臼帽的外倾角和前倾角,长期以来尚未得到解决。近年来,我们研究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方法,手术85例,取得了令人满意效果。凡按本法操作,髋臼帽均获满意的倾斜角,患髋功能良好,无术后发生脱位。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E临床常用于习惯性和先兆性流产及维生素E缺乏症。近年来国内有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驼背合并屈髋畸形的矫治经验。方法:回顾600例驼背矫治,对其中56例合并屈髋强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者,平均作48个月随访,根据其术后驼背改善程度及髋关节置换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先换髋后矫治驼背与单独矫治驼背比较,不影响驼背矫正度的改变,髋关节效果根据CHARLEY和吴之康标准评定,无痛及轻度痛占随访关节的93.2%,活动范围增大,步行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对驼背合并屈髋强直畸形病例,先矫髋,后矫驼背更为合理,人工全髋置换效果基本与文献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10.
头孢哌酮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