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颅脑损伤者常伴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这是颅脑损伤后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临床常压吸氧难以纠正缺氧.同时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深昏迷、病情危重的患者不适宜做高压氧舱。笔者采取氧合液静脉输入.纠正体内缺氧及脑缺氧,增加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在颅脑外伤早期.应用氧合液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鲜有报道。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笔者采用双盲对照实验的方法治疗了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伴脑疝的患者,由于伤情演变极快,是颅脑损伤救治的重点.为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自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我们采用紧急颞肌下减压术治疗38例,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神经生长因子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影响研究,以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91例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鼠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2、NSE水平、G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后血清中MMP-2、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观察组治疗14 d后MMP-2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4 d后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4 d后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2例,下肢疼痛2例,不良反应率14.89%,对照组中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心率失常1例,不良反应率9.09%,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720,P=0.396)。 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可明显降低血清中MMP-2、NSE水平,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吴昊  马学通  马为众 《浙江医学》2007,29(6):589-590
硬膜外血肿一般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下开颅手术,对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损伤较大。我科于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36例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引流及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应用CT下无头架定位技术置入硬通道治疗小儿硬膜外血肿(EDH)28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严重的并发症,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研究热点。目前,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仍然很不明确,有关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研究较多。作者动态检测脑脊液中ET-1浓度以期进一步探讨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及ET-1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