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陶瓷-陶瓷人工髋关节初步应用结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陶瓷型人工髋关节的中短期应用结果,以探讨这种假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32例345髋进行随访,其中陶瓷-陶瓷非骨水泥型假体31例33髋,生物型固定超高分子聚乙烯-钴铬钼合金全髋假体301例312髋。应用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应用股骨Gruen与髋臼Delee—Charnly分区方法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 Harris评分两组患者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影象学上,超高分子聚乙烯-钴铬钼合金假体的松动范围或程度要大于或多于陶瓷-陶瓷假体。结论 对于年轻患者,新型的陶瓷-陶瓷假体中短期效果良好,影象学松动率明显低于超高分子聚乙烯-钴铬钼合金假体。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使用范围受到限制。而且远期结果有待于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
累及距跟关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亚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一跖楔关节融合重建足横弓治疗拇外翻合并第一跖楔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合并第一跖楔关节过度活动、足横弓塌陷的拇外翻患者23例32足,均为女性;年龄46-72岁,平均(60.3±9.3)岁。第一跖骨头下压、外移及旋后并与失稳的第一跖楔关节融合,融合关节采用AO“T”形钢板固定。拇外翻畸形采用改良McBride软组织手术矫形。术后石膏固定6周,随后部分负重2周。结果20例患者28足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3个月。X线片显示第一跖楔关节均获得良好融合。拇外翻角从术前的平均51°±12°减小到术后的平均22°±6°;第一、二跖骨间角从术前的平均15°±5°减小到术后的平均9°±4°。患者主观评价,优15足,良9足,可4足,优良率为85.7%。患者前足底疼痛均有明显好转,4足有不同程度的第一跖趾关节疼痛,1足足中部不适,取内固定后消失。结论第一跖楔关节融合治疗拇外翻合并第一跖楔关节不稳能很好地纠正足横弓的塌陷、第一跖骨内翻畸形,对恢复第一跖骨头的负重功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采用钢板内固定能有效提高融合部位的稳定,利于前足的早期负重。  相似文献   
4.
坶外翻截骨术的图象处理方法汤耀法,陈正启,顾湘杰,李晓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教研室,华山医院骨科)外翻是造成前足疼痛和畸形的常见疾病,当其存在各种明显的骨性畸形时,必须施行截骨矫形术。第一跖骨内翻被认为是引起外翻的原因之一[1],并据此设...  相似文献   
5.
足横弓重建法治疗拇外翻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介绍一种伴有足横弓陷的严重拇外翻的手术方法。方法:12例有足横弓塌陷的严重纯净上翻足首先经X线、CT检测其三维畸形程度,而后手术中采用第一跖骨基底截骨,远端外推、下压、外旋以纠天第一跖骨的结果:术后3 ̄12月随访,优6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83%,其中,前足底中部痛性胼胝均有明显减轻。结论:足横弓竽建手术是严重拇外翻较好的选择术工。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肩周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7月至2006年4月,对20例肩周炎关节僵硬的患者,其中10例为特发性肩周炎,10例为创伤性肩周炎,采用关节镜下手术选择性松解旋转肌袖间隙、盂肱韧带、关节囊和肩峰下间隙等进行治疗.并用VAS(visual analog pain scale)疼痛评分系统和改良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协会评分系统((modified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ociety score,MASE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13~73个月(平均28.1个月)的随访.术后肩关节活动度、VAS和MASE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5%,未发生任何手术并发症.特发性肩周炎患者在肩关节外展活动度、VAS和MASES评分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创伤性肩周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和P<0.01).结论 关节镜下松解术是治疗肩周炎关节僵硬的首选方法.肩周炎的手术疗效不但与病因有关,还与术前肩关节僵硬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半月板突出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地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有症状膝关节与正常人膝关节半月板位置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A)、其他有症状膝关节的半月板突出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 12 0例有关节症状膝及 2 0例正常志愿者的膝关节MRI图像 ,根据膝关节AO诊断标准和MRI,将研究对象分为膝关节OA组 ,其他有症状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冠状面上 ,通过半月板体部中间平面测量内外侧半月板体部突出至胫骨平台关节面边缘 (将其定义为半月板突出 )的最大距离 ,突出大于 3mm定义为半月板半脱位。比较 3组半月板突出距离和半月板半脱位发生率。结果 :膝关节OA组、其他有症状组和正常组内侧半月板突出分别为 (3.6 8± 1.2 5 )mm、(2 .82± 1.5 0 )mm和 (2 .17± 0 .85 )mm ,外侧半月板突出分别为 (1.5 5± 1.15 )mm、(0 .77± 0 .94 )mm和 (0 .85± 0 .6 9)mm。半月板半脱位发生率分别为 6 9% (43/ 6 2 )、4 9% (19/ 39)和 14 % (5 / 36 )。校正年龄后 ,内侧半月板突出在OA组、其他有症状组大于正常组 (P<0 .0 5 )。外侧半月板突出在OA组大于其他有症状组、正常组 (P <0 .0 5 )。OA组内侧半月板半脱位发生率高于其他有症状组和正常组 (P <0 .0 0 1)。结论 :有关节症状的膝关节 ,内侧半月板突出较为明显 ,膝关节OA ,内外侧半月板突出更加明显。内侧半月板半脱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X线平片进行二维测量,探讨[足母]外翻与足部其它畸形的相关性。方法:外翻手术患者共计24例27足,志愿者27例27足,常规进行足部正位、负重侧位摄片,测定[足母]外翻角、跖骨内收角、第1楔骨跖骨关节角、Ⅰ-Ⅱ跖骨间角、Ⅰ-Ⅴ跖骨间角、Ⅱ-Ⅴ跖骨间角、远端关节固定角、近端关节固定角、跟骨倾斜角、内弓顶角、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关节面-胫骨轴线角,检测[足母]外翻与足部其它畸形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的外翻角、跖骨内收角、第1楔跖关节角、Ⅰ-Ⅱ跖骨间角、Ⅰ-Ⅴ跖骨间角、远端关节固定角、内弓顶角、距骨~第1跖骨角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Ⅱ-Ⅴ跖骨间角、近端关节固定角与跟骨一胫骨轴线角之间未见明显差并。结论:[足母]外翻足存在第1跖骨内收畸形,原发于第1楔跖关节;与内侧纵弓塌陷导致的扁平足伴发,但是不一定会表现出扁平足症状。建议外翻术前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单足负重正、侧位片为最佳,必要时增加跟骨轴位片.明确病变严重程度与伴发畸形,认真评价发病机制,合理选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共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患者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48岁,平均36岁.除2例为双足受累外,其余均为单足病变.根据AOFAS后足活动度分级标准,手术前10足为Ⅲ级,2足为Ⅱ级;AOFAS后足功能评分术前为71.4分.术中患者取侧卧位,分别建立外侧、前外侧、后外侧3种入路,逐步松解前方关节囊、距下关节外侧间隙、跟腓韧带、后方及后内侧关节囊.最后进行手法松解.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末次随访时, AOFAS后足活动度分级标准9足后足活动度提高到Ⅰ级,3足提高到Ⅱ级,未见Ⅲ级病例.AOFAS后足功能评分术后为9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3个月(平均1.8个月)恢复原工作. 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