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目测法及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SGI)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6例乳腺肿块拟行手术的患者,术前10 d内行BSGI,分别采用目测法(结果分为1~5级)和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图像.选出目测法分级≥3级的患者,选取其乳房头尾(CC)位与内外侧斜(MLO)位中病灶与邻近正常乳腺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L/N)中的较大值作为BSGI图像分析的半定量指标.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通过ROC曲线计算目测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指标L/N的界值;两者结合采用序列试验方法计算其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06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疾病34例(49个良性病灶),乳腺癌72例(73个恶性病灶及4个良性病灶).目测法分级取3.5作为界值时,ROC AUC为0.901(95% CI:0.838~ 0.965)最大,此时BSG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4.4% (68/72)和73.5% (25/34).对目测法分级≥3级的85例进行半定量分析:取L/N 1.92作为界值,其ROC AUC为0.870(95% CI:0.756~ 0.984)最大;恶性组L/N为3.29± 1.30,明显高于良性组(2.02±0.65;t=5.63,P<0.05).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7% (66/72)和88.2% (30/34).结论 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BSGI图像,有助于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具有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7Ga显像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结节病病人的67Ga全身显像、X线胸片和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具有泪腺和腮腺放射性摄取伴有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者,67Ga全身显像诊断准确性为96.4%(53/55),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的诊断准确性(83.6%,46/55,P<0.05).单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67Ga全身显像诊断准确性为73.7%(14/19),与X线平片和CT的诊断准确性(84.2%,16/19)相近(P>0.05).肺内病灶伴或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者4例,两种诊断方法都没有明确诊断.结论:67Ga全身显像对于以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结节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梗阻性黄疸病因复杂,定性和定位诊断具有挑战性。一体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PET/MR)检查,通过PET与MR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优势互补,形成整合优势。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如何缩短PET/MR扫描时长、选择适宜的个性化扫描协议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文献复习和大量临床应用积累基础上,建立基于病灶是否具有显像剂聚集的简繁不同的MRI的成像协议和报告关键信息的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在提高诊断准确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2例具有完整的~(99m)Tc-MIBI门控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患者资料。由3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首先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断层图像进行了分析并做出诊断,然后应用定量分析软件对门控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功能指标并动态显示室壁运动情况,结合断层图像再次进行图像分析。以冠状动脉动脉造影的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是否应用定量分析软件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析除LVEF外的其他功能性指标对诊断是否具有帮助。结果:112例患者冠状造影结果显示共计有147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单纯SPECT心肌灌注显像断层图像目测分析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8%、86.8%和90.0%。综合分析断层图像与定量分析指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 9%、94.2%和94.9%。除LVEF外,其他定量分析指标被认为对诊断具有帮助的占59.8%(67/112),认为不确定者23.2%(26/ 112),认为没有价值者占17.0%(19/112)。结论:借助于定量分析软件可以明显的提高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下尿路症状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72例,失访2例,随访70例,年龄58~85岁,平均年龄(73.6±10.4)岁。临床分期T1bNoMo~T3bNoMo。治疗前PSA0.4~55.2ng/mL,Gleason评分6~9分,前列腺体积19mL~59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5~21分,平均14分。植入粒子30~90粒,平均活度0.38mCi,总活度平均27.22mCi;植入针12~23根。术前1周至术后6个月常规使用α-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观察治疗后下尿路症状的变化。结果70例随访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9.3个月。出院后无急性尿潴留发生;轻度尿失禁2例(2.9%),均在术后2~4个月好转。出现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或加重65例(92.9%)。术后0.5、1、2、3、6、9、12、18、24个月出现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或加重者分别为34.3%、85.7%、92.9%、82.8%、45.7%、28.6%、17.1%、8.5%、2.8%。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与治疗前IPSS评分成正相关,P值为0.007。结论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下尿路症状常见,持续时间较长,但不严重,大多数可恢复。持续时间与治疗前IPSS评分相关,使用α-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避免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过程中是否有影响GFR准确性的因素存在,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26例患者及1例健康志愿者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健康志愿者首次检查在饮水500ml后5min进行;第2次检查按常规在饮水500ml后30min进行。结合肾功能曲线和GFR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注射放射性的有效剂量与实测剂量不符导致GFR误差共61例,发生率为18.7%(61/326)。在该类患者中有88.5%(54/61)的病例是由于注射点有放射性药物外渗所致。有8.2%(5/61)的病例因袖口过紧导致放射性药物存留在袖口压迫点的远端并缓慢释放。有3.3%(2/61)病例在测量空针筒时没有采集注射器针帽内漏出的放射性,GFR减低。饮水后短时间内注射放射性药物,导致肾功能曲线峰值减低,排泄段抬高,GFR减低。65例糖尿病患者GFR异常增高,而肾功能曲线形态表现为正常。结论GFR的影响因素较多。综合分析肾功能曲线与GFR值,对于发现误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再密切结合病史和肾脏影像,可以进一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153Sm有较为理想的射线和较短的半衰期,同时EDTMP有较好的稳骨性和亲肿瘤性,故^153Sm-EDTMP已成为核素内介入法时,运用最多的放射性药物,准确计算出红骨髓以及其它骨组织的吸收剂量的方法,是建立安全,有效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计算内照射吸收剂量的公式较为繁杂,且数据较多,因此本文应用FoxBASE自编应用程序对辐射剂量进行计算及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评价乳腺癌骨转移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且行全身骨显像(whole-body bone scintigraphy,WBBS)及局部SPECT-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by-computed tomography)融合图像检查的53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综合表现诊断为肿瘤骨转移、无肿瘤骨转移和不能确定,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分别计算并比较WBBS、SPECT-CT融合图像对病例及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诊断百分率、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和无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结果:53例患者中确诊为肿瘤骨转移者27例,无肿瘤骨转移者26例;在共计177个病灶中,95个病灶确诊为肿瘤骨转移,82个病灶确诊为无肿瘤骨转移.WBBS对病例和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和93.7%、61.5%和73.2%、71.4%和80.2%、88.9%和90.9%;正确诊断百分率、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无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6%(30/53)和72.1%(111/177)、51.9%(14/27)和61.1%(58/95)、61.5%(16/26)和73.2%(60/82).SPECT-CT融合图像对病例和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和98.9%、84.0%和95.1%、86.7%和95.9%、95.7%和98.7%;正确诊断百分率、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无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6%(48/53)和97.2%(172/177)、96.3%(26/27)和98.9%(94/95)、88.5%(23/26)和95.1%(78/82),均高于WBBS(病例分析:x2分别为15.725、13.886和5.026,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25;病灶分析:x2分别为55.618、42.632和14.809,P值均为0.000).结论:评价乳腺癌骨转移时,SPECT-CT融合图像较WBBS更具有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9.
153Sm_EDTMP治疗癌性骨痛辐射吸收剂量的计算机分析及应用顾宇参1杨一峰2钱忠豪1许峥1蒋长英21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32)2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辅助诊断与专家系统t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发病率很高的肿瘤如...  相似文献   
10.
腺苷负荷脑灌注显像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安全性.方法 以腺苷负荷作为介入手段,按照常规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方式,对80例脑病患者进行隔日法静息和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观察、记录患者在负荷过程前、中、后的主观、客观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患者中没有发现因不良反应而提前终止或延长负荷显像的病例.有46例(58%)出现不同程度轻微不良反应.其主要症状包括头晕20例(25%)、心悸12例(15%)、低血压1例(1%)、气短7例(9%)、发热4例(5%)、出汗3例(4%)、恶心4例(5%)、皮肤潮红6例(8%)、胸部不适19例(24%)、腹部不适6例(8%)、味觉异常3例(4%)、口干1例(1%).只有1例出现ST段轻度压低心电图改变.结论 腺苷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