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5月将我科收治的45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入院单双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5例,纳入路径管理,按照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228例,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将两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平均住院日对照组为12.2d,观察组为9.8d;尿管拔除后排尿困难人数对照组16例,观察组为5例;手术体位训练优良率对照组72%,观察组91%;功能锻炼优良率对照组86%,观察组94%;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7.4%,观察组2.6%;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照组平均89分,观察组平均95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椎病围术期实施路径护理,在降低平均住院日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漏是因为各种原因致硬膜及蛛网膜撕裂或缺损,而引起脑脊液外漏的现象。它是脊柱外伤及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一旦出现脑脊液漏,应予以积极治疗,加强护理,促使脑脊液漏尽早停止,预防感染及手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一期经口前后联合人路手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36例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口、鼻腔清洁和消毒,重视健康教育。手术后做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神经功能以及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宣教。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术后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者24例;术后症状较术前改善,但日常生活仍需要帮助者11例;因术后延髓麻痹、呼吸功能障碍,需长期依赖呼吸机者1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7.2%,显效率为66.7%。所有患者枕颈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一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术后全面护理和正确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韩娟丽 《陕西中医》2012,(10):1324-1325
目的:观察健脾舒肝汤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4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服用健脾舒肝汤(黄芪、党参、当归、柴胡、郁金、半夏、白术、陈皮、黄芩、枳壳、焦三仙、茯苓、金钱草、白芍等)治疗,对照组45例予西药阿莫西林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73%。两组经卡方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舒肝汤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合重症医学科护士听诊培训管理的方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联系西安市8家市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开展护士听诊技能培训,以5种不同方案培训全科1年以上护士。结果“传-帮-带”计划是监护室最优化的护士听诊培训管理项目,成功培养护士听诊诊断能力。知识正确性高,为科室留下了宝贵资料,便于学术交流;有奖励,护士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高;培训系统全面,实习机会均等,通俗易懂;培训师科室自产,节约科室成本;培养周期短,培训过程不误工;设定考核内容,定期考查;护士学以致用,集体讨论,查缺补漏;记录护理文书,相关护理诊断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了参考;汇编科室听诊培训实践指南。传-帮-带培训方式与其他培训方式比较,有知识正确性高、培养周期短、护士积极性高、培训成本低、效果好等优势。结论项目化培训是护士掌握和熟练听诊技能的切实办法,同时护士管理患者的能力在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可行性和需要性。方法:将31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5例,制定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心理、体位、咽喉、胃肠道等方面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两组患者在颈部不适、咽喉刺激、轴线翻身依从性、腹胀、便秘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颈部不适、咽喉刺激、腹胀、便秘等发生率,2h轴线翻身依从性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16.8:33.5,15.5:34.8,7.4:20.6,9:17.4,97.4:72.3,98.92,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治病过程,改变传统护理模式,关注患者的舒适感受,使患者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达到身心康复的效果,对当前优质服务的开展,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胸外科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使肺复张,同时预防和治疗胸腔内感染。胸腔引流管的留置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皮下气肿、疼痛、行动不便、胸腔内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而且随着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更加剧上述不适与危险。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引流管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旨在减少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方法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79例建立人上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组采用微量注射泵连续湿化法,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气道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对比分析。结果:改良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气道湿化后效果良好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组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气道,效果满意,肺部感染率低,不易形成痰痂,且能减轻护理工作量。气道湿化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渖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气道内的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一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42例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口、鼻腔清洁和消毒,重视健康教育。手术后做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神经功能以及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宣教。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术后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者24例;术后症状较术前改善,但日常生活仍需要帮助者11例;因术后延髓麻痹、呼吸功能障碍,需长期依赖呼吸机者1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7.2%,显效率为66.7%。术后未发现手术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病例,所有患者枕颈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一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感染几率高,因此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全面护理和正确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椎全麻术后患者首次饮水、进食的适宜时间。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行颈椎手术的829例全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上颈髓损伤、生命体征不稳定、术后2h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者,以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416人、对照组413人。观察组术后30min,患者意识清醒,即可饮用少于50ml温凉开水或盐水,术后2h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照组于术后6h进饮食。分别于术后2h、5h评估两组患者口渴、饥饿、咽喉不适、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情况,餐后2h恶心、呕吐及腹胀的发生率,以及进饮食时误吸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2h口渴、咽喉不适者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1);术后5h口渴、咽喉不适、饥饿感对照组较术后2h在者和程度上明显增加,观察组人数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餐后2h对照组腹胀者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误吸现象。结论 颈椎全麻术后,在患者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提早进饮食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并能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