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6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均接受TME治疗,将接受完全腹腔镜TME的30例患者纳入TME组,将接受La-TaTME治疗的33例患者纳入La-TaTMEfflo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肿瘤学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复发率及转移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肿块直径、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肿块下缘距远切端距离、术后2年复发率及转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TaTME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比TME组低(P<0.05)。La-TaTME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TME组低(12.l%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La-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可减少术中出血,加速恢复进程,并可降低并发症风险,但在降低近中期复发率、转移率方面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肛肠手术患者采用超前平衡镇痛法对肛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肛门手术患者,分为超前平衡镇痛法组60例,长效镇痛法组60例。从术后立即、术后第3天、第7天对疼痛指数(PRT)和疼痛视觉类比量表(VAS)分别记分,记录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观察疗效。结果超前平衡镇痛法用于肛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超前平衡镇痛法具有良好的术后止痛效果,在肛门手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肛门术后腹胀、肛门坠胀感、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降低肛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观察组术后应用改良塔式加压包扎,外加丁字带包扎固定,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降低伤口疼痛、腹胀、肛门坠胀感方面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止血效果确切,能及早发现肛门术后出血;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改良塔式加压包扎,在预防肛门手术后腹胀、肛门坠胀感、疼痛、尿潴留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不同术中转开腹时机对患者安全性及3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将腹腔镜术切皮后1 h内中转开腹的43例患者纳入早期组,将切皮后1 h后中转开腹的32例患者纳入延迟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围术期各项相关指标、肠道功能以(±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生存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早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及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延迟组(P<0.05);术后3个月MSKCC评分早期组各项评分均比延迟组高(P<0.05);早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较延迟组(25.0%)低(P<0.05);早期组术后1、2、3年生存率(100.0%、88.4%、72.1%)与延迟组(93.8%、81.3%、62.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切皮后1 h内中转开腹手术可促进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