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司他丁对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所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UTI组(U组),其中C组20例,U组20例.U组给予UTI 100万U,C组给予同样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CPB 15 min(T2);停机时(T3);停机15 min(T4);停机30 min(T5);术毕(T6);术后2 h(T7)及术后24 h(T8)各时点收集外周静脉血测定下列各指标水平:淋巴细胞(LY)计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IL-2,IL-6).结果:CPB心脏手术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在T4、T5时点U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C组;U组的IL-6水平在T3~T7时显著低于C组.对照组的LY计数、IL-2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术后24 h这两个指标均明显降低,而U组的这两个指标在术后24 h仍与术前相当.结论:UTI能够改善体外循环心不停跳手术造成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从而保护机体的多种重要脏器功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手术对白介素-10(IL-10)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组)和对照组20例(中低温心脏停跳组).实验组在浅低温[(32±1)℃]体外循环、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跳动中手术;对照组经冠状静脉窦逆灌冷晶体停搏液、中度低温[(28~30)℃]体外循环下手术.分别于手术前、主动脉阻断即刻、主动脉阻断15 min、主动脉开放15 min、主动脉开放1 h、主动脉开放2 h、主动脉开放4 h、主动脉开放24 h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两组各个时点血浆IL-10、cTnT水平.结果:①IL-10在主动脉阻断15 min两组都明显升高(P<0.01);但在主动脉开放15 min后各时点实验组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cTnT在主动脉开放15 min两组都明显升高(P<0.01);但在主动脉开放15 min后各时点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手术能增加IL-10释放,减少cTnT释放,从而可减轻体外循环术后全身炎性反应及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在心脏不停跳手术基础上对C3、IL-6、IL-8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E组)30例,对照组(C组)30例。E组于预充液中按0.5mg/kg加入依达拉奉,C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转机30min、停机、术毕、术后24h、术后72h各时点观察血清123、IL-6、IL-8含量的变化。结果(1)C3浓度水平随体外循环(CPB)及手术时间逐渐下降,均于手术结束时达最低谷,术后24h开始升高,术后72h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之间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L-6、IL-8浓度水平随CPB及手术时间逐渐增高,均于手术结束时达高峰,术后24h下降,术后72h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之间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在心脏手术中可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减轻术后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罗程  郑宝石  何巍  冯旭  雷宾峰  彭俊 《微创医学》2012,7(3):224-226
目的探讨环孢素预处理对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移植后钙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4周龄的白兔50只(取带瓣动脉)为供体,体重0.30~0.35 kg;8周龄白兔50只,体重3.00~3.50 kg,随机分2组为受体,25只(环孢素预处理移植带瓣主动脉)实验组,25只(环孢素预不处理移植带瓣主动脉)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8周取出血管测定CD25和CD40的表达,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组织钙含量。结果①对照组CD25和CD40表达水平的高峰在移植后2周,此后逐渐回落,实验组在移植后2~4周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实验组在2、4、8周3个不同时间点的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移植后使用环孢素抑制了早期的免疫排斥反应,降低了同种带瓣血管的钙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胸骨正中切口是心内直视手术的标准入路,这种切口比较容易暴露心脏的各个心腔和心底部的各大血管,但是有创伤大、出血多、胸廓稳定性差、鸡胸、影响美观等缺点。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成熟和手术安全性的提高,术后美观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采用胸部不同部位小切口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日渐增多[1,2]。我们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入路,完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3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心脏不停跳手术及停跳手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60例风湿性二尖瓣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其中实验组40例,对照组20例,分别于10个时点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o)水平.结果 两组在CPB过程中PRA、AngⅡ和Ald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照组升高更明显.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对心脏RAAS的影响可能较停跳心内手术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环孢素预处理在同种带瓣管道移植的作用.方法 将1个月龄的中国白兔50只(取其带瓣主动脉)作为供体,体质量0.25 ~0.35 kg;将成年中国白兔50只,体质量2.50~3.50 kg,随机分2组作为受体,25只(移植时供体带瓣主动脉接受环孢素预处理)为实验组,25只(移植时供体带瓣主动脉不接受环孢素预处理)为对照组,移植前后应用葡萄糖代谢法检测带瓣血管的代谢,分别于第2、4周取出移植主动脉,观察血管是否通畅,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组织病理图片观察,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MGP基因,荧光定量PCR 2-△△Cr方法检测实验组4周、8周时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MGP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1)实验组通畅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通畅率(59.09%),两组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5例)葡萄糖代谢率均数±标准差值为(4.3950 ±0.5642) mmol/(L·24 h),对照组(25例)葡萄糖代谢为(4.4720±0 7213) mmol/(L·24 h),两组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病理学观察,对照组明显出现内膜增生、中膜坏死和外膜浸润,随时间推移细胞成分明显减少,瓣膜正常分层状结构和结缔组织不断丧失;(3)MGP基因在实验组中表达,而在对照组中不表达;实验组中术后4周的MGP mRNA表达量(14.564±0.243)明显高于术后8周的表达量(6.492±0.962).结论 环孢素预处理的同种带瓣主动脉可提高移植血管通畅率,降低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较轻;MGP 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能与环孢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及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风湿性二尖瓣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40例)和对照组(停跳组,20例),分别于10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NK细胞以及IgA、IgG、IgM。结果两组CD3+、CD4+、NK细胞以及IgA、IgG、IgM在转机后下降,CD8+上升,两组比较P≤0.05,实验组CD3+、CD4+、CD8+、NK细胞以及IgA、IgG、IgM恢复较对照组快(P均〈0.05)。结论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心脏停跳者轻。  相似文献   
9.
蔡志福  陈铭伍  冼磊  郭建极  刘俊  雷宾峰 《广东医学》2011,32(11):1481-148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心脏不停跳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例需行二尖瓣置换术(MVR)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依达拉奉组(E组)30例,对照组(C组)30例.E组于预充液中按0.5 mg/kg加入依达拉奉,C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1)、转机30 min(T2)、停机(T3)、术毕(T4)、术后2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52例,行三尖瓣置换手术6例,行三尖瓣成形术46例,其中水平房化心室折叠三尖瓣成形术22例(加行DeVegar法成形术6例,Kay法成形术7例);行垂直房化心室折叠三尖瓣成形术24例(加行DeVegar法成形术13和Kay法成形术5例);应用Carpentier环成形6例;有8例患者加行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双向分流术.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52例患者术后早期死亡2例(3.8%).46例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轻度反流27例,中度反流3例,无反流16例.6例三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生物瓣膜开闭均良好.随访时间12 ~81个月.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0%、88.0%、82.0%.结论 根据术中探查发现畸形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