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直肠癌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近年来随保肛手术比例的增加,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比例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2].为考察手术切缘的安全性,我们利用直肠癌肛侧肠管不同距离组织和癌中心组织对细胞角蛋白-19 (CK-19),基质金属蛋白酶-11 (MMP-11)的表达以及苏木素-伊红染色 (HE染色)下癌组织壁内逆向浸润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分子水平的安全切缘与细胞病理学确定的安全切缘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直肠癌分子边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何为功能外科?笔者理解,即最大限度切除病变组织器官,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组织器官的功能,可视为一种理想状态。近年来,从事肿瘤外科的学者对于功能外科理念的认识逐渐深入。以2007年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 NOTES )的产生为代表,不断有新术式应运而生[1]。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壁无瘢痕手术(scarless surgery)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其基本入路是经自然腔道手术,即通过自然腔道的切口进入腹腔进行手术,达到腹壁无瘢痕、美观以及术后疼痛小的效果。笔者于2010年成功实施2例经阴道入路直肠肿瘤切除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2]。尽管由于NOTES技术难度较高,且存在空腔脏器穿刺口的安全闭合、腹腔感染和内镜缝合技术以及不适合普遍开展和推广等问题,但其依然代表了微创外科以及功能外科的发展方向,也成为微创理念下手术的最高境界。为降低技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减少功能障碍和疼痛,并努力达到腹壁无明显瘢痕即美容效果等,我们近期尝试开展了腹部无切口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这是微创理念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又一尝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新辅助治疗反应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18例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LARC)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Dowrak/R?del肿瘤退缩分级(TRG)标准将患者分为治疗反应良好(TRG3~4)和治疗反应不佳(TRG0~2)。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肿瘤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利用Log-rank检验比较肿瘤生存差异。 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218例,其中治疗反应良好126例,治疗反应不佳9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新辅助治疗反应不佳是DFS(HR=3.85,95%CI:1.40~10.60;P=0.009)和OS(HR=3.81,95%CI:1.02~14.20;P=0.046)的独立危险因素。5年DFS分别为反应良好93.46%,反应不佳65.04%(χ2=28.23,P<0.001);5年OS分别为反应良好95.38%,反应不佳78.99%(χ2=18.51,P<0.001)。 结论新辅助治疗反应是LARC患者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良好的治疗反应预示着更好的肿瘤学预后,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风险分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ⅡC期结直肠癌炎性浸润与癌性浸润患者的预后差异及目前临床病理分期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分析287例原发ⅡC期结直肠癌(结肠癌152例,直肠癌135例)、120例原发ⅡB期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各60例)及140例ⅢA期无局部浸润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癌80例,直肠癌6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52例ⅡC期结肠癌患者中癌性浸润组和炎性浸润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8.5%和59.4%,135例ⅡC期直肠癌患者中癌性浸润组和炎性浸润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2.1%和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ⅡB期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ⅡC期炎性浸润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A期无局部浸润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分别低于ⅡC期结肠癌和直肠癌癌性浸润患者(均P<0.05).原发ⅡC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癌性浸润及术后并发症有关;原发ⅡC期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有无癌性浸润有关(均P<0.05).结论 原发ⅡC期伴癌性浸润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明显劣于ⅡC期炎性浸润者,其临床病理分期有待重新界定:局部有无癌性浸润可作为原发ⅡC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尽管近20年来,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随着"功能外科"理念的深入,无论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都十分强调微创原则。目前,在实施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过程中,大多数外科医师常采用下腹部正中切口。本研究自2007年开始尝试应用下腹部横切口,实施直肠癌根治术,近2年来还对传统的横切口进行了改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3D腹腔镜在结直肠肿瘤外科的应用(附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日趋成熟,3D腹腔镜作为腹腔镜技术的重要革新之一,能够为外科医师提供立体真实的视野和高清晰的图像,有望促使微创外科进入"精准外科时代"。就3例3D腹腔镜手术的经验进行总结,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用时(192±28)m in,术中平均失血量(13±5)m L,所有标本的上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及肠梗阻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最小的创伤给患者带来最大受益是微创外科追求的目标,3D腹腔镜的出现是微创外科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