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儿童后尿道瓣膜症的临床表现特点?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8月~2011年6月诊治的19例后尿道瓣膜患者?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合并肾积水18例,膀胱输尿管反流10例?15例行经尿道后尿道瓣膜电切术,于12点处切开至足够口径,术后留置导尿6~30 d,随访1~42个月时间?2例给予留置导尿引流,1例自行好转,1例自动出院?结果:行后尿道瓣膜电切术15例中12例有好转,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排尿困难症状明显缓解,反复尿路感染控制?术后9例随访肌酐?尿素氮恢复明显(P < 0.05)?结论:早期发现后尿道瓣膜并行切开手术对缓解患者排尿症状,挽救肾功能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肽能神经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肽能神经在成人睾丸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成年男性睾丸标本4例,将其制成5μm厚冰冻切片,运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组织中PGP9.5与NPY肽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PGP9.5肽能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睾丸间质中.其与曲细精管及Leydig细胞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NPY肽能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睾丸血管周嗣,生精小管管周也可见部分分布,NPY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低于PGP9.5神经纤维.结论:人睾丸组织内分布着PGP9.5和NPY肽能神经纤维,精索神经通过这些神经纤维实现其对精子发生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与预后。  方法  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例肾上腺皮质癌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病理和预后。  结果  10例患儿年龄5个月至11岁9个月,平均年龄(53.3±48.4)个月;男性5例,女性5例。临床表现各异,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高血压、皮质醇症和外周性早熟。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升高8例,神经烯醇化酶升高5例,皮质醇升高4例,部分性激素异常2例。辅助检查全腹部CT增强表现为肾上腺区域形态不规则的肿块,密度不均匀,包块内可有坏死、钙化,部分伴有周围组织的浸润。病理提示肿瘤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像多见,核分裂指数高,间质血窦丰富,可见坏死,肿瘤浸润,血管侵犯,Weiss评分≥3分。年龄、LDH、皮质醇、Weiss评分、肿瘤大小、分期、手术切除率在预后因素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肾上腺占位的患儿,结合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早期做出皮质癌的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患儿生存率至关重要;结合病理学检查可以较好地与其他肾上腺包块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托特罗定和奥昔布宁在小儿原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204例确诊为OAB的患儿随机分为安慰剂组68例、托特罗定组68例和奥昔布宁组68例,疗程2周后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安慰剂组总有效率为25%,托特罗定组总有效率达89%,奥昔布宁组有效率达92%,托特罗定组和奥昔布宁组疗效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5),托特罗定组和奥昔布宁组疗效相似。托特罗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而奥昔布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托特罗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奥昔布宁组(P<0.05)。结论:在小儿OAB的药物治疗中,托特罗定和奥昔布宁疗效相似,但托特罗定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先天性耻骨前窦道的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8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9例先天性耻骨前窦道的男性患儿?患儿均表现为阴茎根部至耻骨前区皮肤瘘口,可探及沿腹壁中线向上内方窦道?6例患者合并有窦道开口处黄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2例合并阴茎背曲?结果:所有患儿均给予手术完整切除窦道?选择阴茎背侧根部窦道前腹壁纵行切口,给予瘘管内美兰注射显露瘘管走行,证实9例瘘管与膀胱尿道均无相连,3例窦道终止于耻骨联合上,6例终止于耻骨联合下?测得窦道平均长度(4.2 ± 1.3)cm,直径0.3~0.8 cm?手术顺利,术中无阴茎血管神经束损伤,术后无瘘管复发,无反复尿路或皮肤感染?术后病理提示管腔内附复层鳞状上皮者5例,移行上皮者2例,可及管周平滑肌细胞者4例,较多淋巴细胞者3例?结论:先天性耻骨前窦道可能与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相关,手术切除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技术在儿童腹股沟型隐睾治疗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13年8~11月对33例41侧腹股沟型隐睾患儿进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均于腹股沟外探及睾丸,其中位于右侧14例,左侧11例,双侧8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无中转开放手术;33例41侧腹股沟型隐睾患儿均能经脐腹腔镜技术游离足够长度的精索并使睾丸能通过腹股沟管顺利降至阴囊。31例39侧睾丸固定于阴囊底,2例2侧睾丸固定于阴囊中部。随访6~9个月,所有睾丸发育良好,术后无睾丸回缩、萎缩、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技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可触及隐睾,方法可行有效,且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