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 5-氨基乙酰丙酸(ALA)引导的荧光手术已应用于临床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ALA荧光引导切除脑胶质瘤的荧光边界与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对11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麻醉诱导前3h给予口服ALA,术中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肿瘤荧光,根据有无荧光留取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荧光组与非荧光组组织中侵袭性指标细胞粘附分子CD44(CD44-HCM)、基质蛋白酶-9(MMP-9)和肌腱蛋白(TN)的表达.结果 CD44-HCM、MMP-9和TN在荧光组织与无荧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与无荧光的组织相比,荧光组中CD44-HCM、MMP-9和T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加.结论 ALA诱导的肿瘤荧光边界与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边界相符,进一步表明,荧光引导手术能够有效的切除脑胶质瘤,并且为手术提供客观边界.  相似文献   
2.
目的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现有的研究表明miR-106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并发挥着致癌性作用,但miR-106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作用却并不清楚。方法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T98G,SHG44,U87,U251,U373)内的miR-106a水平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转染miRNA寡聚核苷酸后的U87和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并且通过膜联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 V/PI)双染法测定了miR-106a对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影响。结果miR-106a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内表达水平相对正常脑组织显著下降,并且miR-106a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级别负相关。胶质瘤细胞转染miR-106a后,可检测到过表达的miR-106a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同时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miR-106a可阻滞胶质瘤细胞细胞周期、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3.
1 原理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恶性脑肿瘤的80%[1].目前脑胶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术后加以放疗与化疗,但是预后不佳,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2-15月[2].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与年龄、肿瘤部位、术前基础状态等许多因素有关.最新研究报道,肿瘤的切除程度影响患者预后,增加肿瘤的切除程度可以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3].因此应对胶质瘤治疗增加肿瘤的切除程度,尤其是肿瘤边界的切除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X盒结合蛋白1调控胶质瘤细胞氧化应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活性氧(ROS)可以通过诱导细胞氧化应激而诱导凋亡,肿瘤包括胶质瘤在体内的生长均处于高活性氧的状态,提高胶质瘤细胞对活性氧-氧化应激的敏感性可抑制肿瘤在体内的生长侵袭,而且还可以增强一些诱导活性氧的化疗药物的疗效。本研究通过干预XBP1基因的表达,观察XBP1是否可调控胶质瘤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siRNA转染技术抑制U251MG细胞XBP1基因的表达后对比细胞对H2O2诱导的细胞死亡、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活性氧堆积、以及P38磷酸化,以此来反映细胞内氧化应激的水平;并比较细胞内抗氧化分子的表达情况;将XBP1基因过表达后观察能否起到相反的效果;最后应用启动子突变技术分析XBP1对Catalase表达的影响。结果:U251MG细胞XBP1表达抑制后可以显著提高H2O2诱导的细胞死亡、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活性氧堆积以及延长P38的磷酸化,并降低细胞内一些抗氧化分子包括过氧化氢酶表达,XBP1过表达可以增强Catalase表达并且降低ROS堆积;启动子序列突变分析结果显示XBP1增强Catalase表达的效应完全依赖于启动子序列的CCAAT框。结论:XBP1对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至少是通过上调Catalase的表达实现。抑制XBP1的表达可能作为一种分子靶向,对胶质瘤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髋臼方形区倾斜角,为评价髋臼方形区骨折旋转移位奠定基础,弥补Matta标准之不足。[方法]收集于本院行CT三维重建检查的正常成人骨盆DICOM格式文件(男女各20例,平均年龄44.2岁),将收集的数据以DICOM格式导人Mimics 10.01软件,利用该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去除周围软组织及双侧股骨,建立完整的三维数字化骨盆模型,"3线"分区法将髋臼方形区进行分区,根据骨盆相关骨性标志定位方形区前、中、后部倾斜角,利用Mimics软件的角度测量功能进行测量,并进行男女同名方形区倾斜角比较。[结果]方形区前部倾斜角,男(97.11±2.59)°,女(90.63±2.09)°;方形区中部倾斜角,男(105.57±1.93)°,女(100.64±2.46)°;方形区后部倾斜角,男(112.62±2.54)°,女(106.37±2.53)°;男女同一方形区倾斜角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性方形区前、中、后部倾斜角之间亦有差别且从前到后逐渐增大。[结论]髋臼方形区倾斜角在不同性别、不同部位是明显变化的,这种变化规律为髋臼骨折方形区旋转移位提供参考指数,弥补Matta标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