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超声分型,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29例胰腺IPMN的临床与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超声特征及诊断信息。结果 根据声像图表现不同,胰腺IPMN可分为单房囊性型(10.3%,3/29)、多房囊性型(44.8%,13/29)、实性型(17.2%,5/29)和主胰管型(27.6%,8/29)。IPMN胰管扩张,病灶与主胰管相通,乏血供。术前超声检查对多房囊性型IPMN的诊断准确率达84.6%。结论 胰腺IPMN的超声分型可分为单房囊性型、多房囊性型、实性型和主胰管型,其中多房囊性型IPMN的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在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7年7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31573例孕妇胎儿肢体畸形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产后新生儿检查或尸体检查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出胎儿肢体畸形25例,分为7类,共30条肢体受累,产后证实32例,分9类,共43条肢体受累,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9.9%、92.3%、99.9%.结论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蓖麻毒素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活性,但缺乏特异性,全身用药可导致严重毒副作用,采用缓释载体包载进行间质化疗可达到提高肿瘤局部治疗效应,并且避免全身毒性的效果。 目的: 制备可注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温敏型凝胶,观察其作为蓖麻毒素缓释载体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8-12在福建医科大学医药生物工程中心完成。 材料:蓖麻毒素由福建省超声医学研究所纯化,纯度达95%。DL-丙交酯、L-乙交酯由北京元生融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 主要观察指标:试管翻转法测定相转变温度,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核磁共振推测聚合物嵌段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凝胶包载蓖麻毒素的体外释放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释放蓖麻毒素结构完整性,MTT法测定体外释放蓖麻毒素的细胞毒活性。 结果:合成的聚合物具有反向热敏性,质量浓度为230 g/L时的相转变温度为26 ℃。聚合物质均分子质量为8 027,数均分子质量为 6 643,多元分散系数为1.17, 聚乙二醇与聚乳酸嵌段比例约为3∶2。载药凝胶在体外持续释放蓖麻毒素达18 d,并且较好地保持了蓖麻毒素结构稳定性和细胞毒活性。 结论:合成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是蓖麻毒素较理想的药物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肾病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年内诊断治疗的36例高血压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稳定11例,恶化18例,死亡7例。结论:早期诊断高血压肾病并早期治疗高血压肾病,能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背景: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活性,但缺乏特异性,全身用药可导致严重毒副作用,而采用缓释载体包载进行间质化疗可达到提高肿瘤局部治疗效应,并且减轻全身毒性。 目的:制备眼镜蛇毒细胞毒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观察其一般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12/2008-05在福建医科大学医药生物工程中心完成。 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烯醇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提供,广东产中华眼镜蛇毒。 方法:采用分子筛、离子交换分离,反相疏水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纯化细胞毒素,MTT法检测细胞毒活性,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 主要观察指标:扫描电镜观察载药微球的表面形态,激光粒径仪测微球粒径,计算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放周期。 结果:纯化的眼镜蛇细胞毒素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对HepG2细胞12,24 h的IC50分别为1.43,1.12 mg/L。复乳法制备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粒径2~8 μm,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74.10±9.92)%和(0.72±0.09)%,21 d药物累积释放63.3%,释放细胞毒素保持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结论: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可制备具有较高包封率、良好缓释效果、保持完整生物学活性的眼镜蛇毒细胞毒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  相似文献   
6.
张秀娟  陈志奎 《肿瘤防治研究》2011,38(11):1335-1336
0 引言我国是肝癌高发地区,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肝癌.在肝癌的防治策略中,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根治性治疗的主要手段,但临床上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仅为15%~20%,且手术治疗后5年复发率高达60%~70%以上[1].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材料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将缓释药物植入或注射到肿瘤间质进行化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间质化疗可使肿瘤局部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并且不良反应低,临床上已应用于脑胶质瘤、胰腺癌、肝癌等肿瘤的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超声引导下肝癌局部注射缓释药物进行间质化疗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超声介入蓖麻毒素多囊脂质体瘤内注射治疗小鼠肝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种缓释蓖麻毒素超声介入局部消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复乳法制备蓖麻毒素多囊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周期。将蓖麻毒素多囊脂质体注射到小鼠皮下移植肝癌,观察肿瘤的超声影像改变,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病理检查肿瘤坏死情况。结果制备的蓖麻毒素多囊脂质体包封率达77.3%,体外持续释放药物3d,肿瘤内注射抑瘤率达71.3%,明显高于游离蓖麻毒素组的40.0%(P〈0.01),病理检查见肿瘤组织大片坏死,细胞核固缩。结论超声介入蓖麻毒素多囊脂质体小鼠瘤内注射治疗肿瘤安全高效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化学药物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临床治疗中常因乳腺癌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而导致化学药物治疗的失败。笔者就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相关蛋白及基因、酶类等多药耐药性相关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介绍了化学药物、基因技术、中药、药物载体在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性中的应用及目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瘤内注射复方中药"99-克星"的活性组分AG-05体内外抗肝癌作用及机制.方法 观察AG-05瘤内注射对小鼠肝癌H22肿瘤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应用磺酰罗丹明(SRB)法检测AG-05对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AG-05具有较强的抑制小鼠肝癌H22生长的作用,2 mg/kg、1 mg/kg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达62.8%、37.4%;AG-05对HepG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AG-05作用48 h后癌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变化,大部分细胞肿胀坏死,部分细胞出现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癌细胞凋亡率实验组20 μg/ml、10 μg/ml两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分别为 (20.1±4.3)%和(13.5±2.1)%.结论 复方中药 "99-克星"活性组分AG-05具有明显的抗肝癌作用,其作用机理与直接破坏肿瘤细胞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icin temperature response gel on breast cancer and its regulatory effect on immune function in rats.Methods:Ricin was purified by chromatography and identified by immunoblotting.The rat subcutaneously transplanted breast cancer model was established.Forty model rats with a tumor diameter of about 3.0 cm were subjected to the study.They were randomized into four groups equally:the model group and three treated groups(blank gel,ricin,ricin-gel) were administered with blank gel, ricin,and ricin temperature response gel via percutaneous intratumor injection,respectively.The tumor was isolated 10 days later for the estimation of tumor inhibition rate(TIR) by weighing,pathologic examination,and detection of tumor apoptosis-associated genes bcl-2 and bax with semiquantitative RT-PCR.Also,peripheral blood was obtained to test T-lymphocyte subsets,the killing function of lymphocytes,and the content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and interleukin-2(IL-2).The outc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The TIR in the ricin-gel group was 61.8%,with the pathologic examination showing extensive tumor tissue necrosi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after ricin temperature response gel treatment,bcl-2 expression was down- regulated,bax expression was up-regulated,CD4~+ lymphocytes and CD4~+/CD8~+ ratio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increased,the killing function of lymphocytes was enhanced,and the contents of TNF-αand IL-2 were elevated (P<0.05 or P<0.01).Conclusion:Intratumor injection of ricin temperature-responsive gel showed significant antitumor effect on breast cancer and could e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 in the tumor-bearing r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