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皮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8~65岁,平均48·2岁。其中16例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功能损害、无双下肢和大小便障碍;4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在C形臂X线的定位下确定需要固定的椎弓根根部,做4个1·5cm长的切口,固定与复位均在4个小切口内完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患者椎体高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椎体后凸畸形获得不同程度矫正。手术时间约1·5h,出血量约80ml。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前支和后支)损伤的潜在风险。方法应用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两种固定技术,固定C_(3-7)节段,每种技术使用2具标本和20枚螺钉。使用直径为3.5mm、长度为20mm的螺钉进行过度穿透侧块腹侧皮质固定。仔细解剖颈部的前侧方,观察螺钉与脊神经前、后支的关系。结果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总体神经损伤比例(45%)明显低于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9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引起的神经损伤均最多见于脊神经后支,分别为25%和45%。结论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损伤的风险低于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3.
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实验研究张德春,李亚明,许宏德,阮永平,胡守昌1978年Finley首先将带血管蒂的骨膜移植于动物,实验取得成功,该实验提出了用带血管蒂骨膜移植治愈骨不连接的可能性。此后,国内外亦有类似取得成功的报道。本实验是设计选用自体游离骨膜移植...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potential incidence of nerve root (ventral and dorsal ramus) injury caused by cervical transarticular screws and Roy-Camille lateral mass screws. Methods:Insertion techniques with Klekamp transarticular screws and Roy-Camille lateral mass screws were respectively performed in this study. Each technique involved four specimens and 40 screws, which were inserted from C3 to C7. And 20-mm-long screws were used to overpenetrate the ventral cortex. The anterolateral aspect of the cervical spine was carefully dissected to allow observation of the screw-ramus relationship. Results : The overall percentage of nerve inva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with Klekamp (45 %) technique than with Roy-Camille (85%) technique (P<0.05). The largest percentage of nerve invasion for Klekamp transarticular screws was found at the dorsal ramus (25%), followed by the ventral ramus (15%) and the bifurcation of the ventral dorsal ramus (5 %). The largest percentage of nerve invasion for Roy-Camille lateral mass screws was found at the ventral ramus (80 %). Conclusion : The potential risk of nerve root invasion is lower with Klekamp transarticular screws than with Roy-Camille lateral mass screw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并分析疗效。结果按照JohnerW ruhs评价法,功能优为46例,良为20例,中为4例,差为0例,优良率为86.8%。并发症包括皮缘表皮坏死2例,浅表感染2例,皮肤张力性水泡3例。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固定可靠,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是一种难以处理的骨折,极具挑战性。既往国内一般采用闭合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近年来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越来越多。但是跟骨骨折的软组织修复和感染问题较其他部位的骨折突出,术后易发生感染、皮肤坏死、切口裂开等,其他还有跛行,  相似文献   
7.
枢椎承上启下,在解剖学上异于其他颈椎,具有更厚的椎板[1].目前临床常用的楸椎固定技术包括枢椎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经C1,2关节螺钉.某些患者由于枢椎横突孔过大、枢椎峡部过小、短颈后凸畸形、单侧椎动脉畸形等解剖因素,使以上技术无法使用[2].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肿瘤患者行人工假体置换术保肢治疗后的生存率和肢体功能。方法:对宁波市第六医院骨科1992-06/2002-06原发骨肿瘤保肢的患者28例进行临床分析。股骨颈骨样骨瘤5例;股骨近段骨肿瘤3例;股骨远段骨肿瘤9例;胫骨上段骨肿瘤8例;左肱骨上段骨肿瘤3例。术后评估:①根据生存率的寿命表法进行生存期统计。确定诊断与死亡之间的时间为生存,确定诊断与肿瘤复发之间的时间为无病生存。②应用Enneking评分评估:根据疼痛、肢体功能、情感接受、支撑、步行能力、步态6项对保肢手术后功能进行综合评分,满分30分,每项最高5分为正常,最低0分为严重障碍;术后症状改善率根据疼痛、肢体肿胀及全身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术后满意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估,内容包括疼痛、肢体肿胀、全身症状、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随访10年(生存期不足10年者,随访至生命终止)。①保肢手术后功能评价结果:术后Enneking评分为20~29分,平均26分。②术后症状改善率:74%~92%,平均87.3%。③术后满意率:60%~92%,平均81.5%。④患者保肢治疗后生存期及生存率:5年期时生存率为50%,10年期时生存率为43%;5年无病生存率为62%,10年为25%。5年局部无复发率为64%10年为43%。结论:本文随访结果说明:①人工假体在骨肿瘤保肢术中能改善患者术后症状。②无病生存率是体现生活质量的一个有说服力的指标。③保肢患者5年生存率为50%,优于其他文献报道的病例,但10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低于国外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
股骨远端骨折按A O/A SIF分类法可分为股骨髁上骨折(A型)、髁部骨折(B型)、髁间合并髁上骨折(C型),其中的A3、C2、C3型是较为复杂的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造成,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是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手术治疗是大家公认的首选方法,但具体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根据内固定器械的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单皮质和双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枢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板螺钉的固定强度,为临床选择后路螺钉的固定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利用30具新鲜尸体枢椎标本,进行单皮质和双皮质的枢椎椎弓根螺钉、枢椎侧块螺钉、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测试比较其螺钉拔出强度。结果:双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量最大,为(1255.8±381.9)N;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901.8±373.3)N]、双皮质枢椎侧块螺钉[(776.1±306.8)N]和双皮质枢椎椎板螺钉[(640.8±302.9)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枢椎后路螺钉固定宜首选椎弓根螺钉,枢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板螺钉可作为枢椎后路补充固定技术,且以双皮质骨固定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