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足细胞损伤在多柔比星肾损害大鼠病程中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检测肾组织WT-1的表达变化来动态观察多柔比星肾纤维化大鼠足细胞的数目的变化,探讨其与蛋白尿和肾纤维化发展的时效量效关系.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建立多柔比星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首次注射多柔比星起,第4、7、10、13周每组处死模型组大鼠5只和对照组4只,留取肾脏标本,应用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BCA法检测24 h尿蛋白排泄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的半定量方法检测大鼠肾皮质中WT-1蛋白的表达.结果 第4周开始,肾纤维化组大鼠蛋白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病理在第7周时出现局灶肾小球硬化,第10周时呈典型肾小球硬化,第13周时出现广泛的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随着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逐步加重及尿蛋白量逐渐增加,肾皮质WT-1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少,第4、7、10、13周分别较对照组下降24%、42%、56%、 70%.结论 足细胞相对密度及相对数量的减少与蛋白尿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并与肾纤维化的发展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能用于快速准确鉴别急慢性氮质血症的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数学方法系统分析了283例氮质血症患者(急性114例,持续进行性43例,慢性126例)11项鉴别参数在不同种类氮质血症中的出现频率,及其单独出现时可能为各类氮质血症的概率,据此建立氮质血症鉴别参数评分表,结果:该评分表对急性,持续进行性和慢性氮质血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35%(103/114),72.09%(31/43)和88.10%(111/126),对该评分表真实性评价结果显示,在鉴别急慢性氮质血症方面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在90%左右。结论:本文建立的氮质血症鉴别参数评分表可用于快速准确地鉴别急慢性氮质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从腹膜透析(PD)流出液中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方法。方法从10例PD患者PD流出液标本中收集HPMC并在体外进行原代培养,采用相差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8例PD患者流出液中HPMC在体外原代培养成活,经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的HPMC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免疫组化显示培养的HPMC胞浆角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均阳性,白细胞CD45抗原阴性;扫描电镜见培养细胞表面有许多长短不一呈丝状的微绒毛。结论成功建立了从PD流出液中HPMC原代培养方法,该方法将对进一步PD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流出液中人腹膜间皮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从腹膜透析(PD)流出液中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方法。方法从10例PD患者PD流出液标本中收集HPMC并在体外进行原代培养,采用相差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8例PD患者流出液中HPMC在体外原代培养成活,经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的HPMC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免疫组化显示培养的HPMC胞浆角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均阳性,白细胞CD45抗原阴性;扫描电镜见培养细胞表面有许多长短不一呈丝状的微绒毛。结论成功建立了从PD流出液中HPMC原代培养方法,该方法将对进一步PD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雷洛昔芬对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雷洛昔芬干预组.模型组和雷洛昔芬组给予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4 mg/kg),1周后重复,制备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模型,雷洛昔芬组于首次注射多柔比星2周后给予雷洛昔芬[3 mg/(kg·d)]灌胃.在首次多柔比星注射后第4、7、10周末测定24 h尿蛋白排出量;于首次注射多柔比星后第7、10周末处死部分大鼠留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①雷洛昔芬组在第4、7、10周末24 h尿蛋白排出量均明显低于同时点模型组(P<0.01);② 10周末雷洛昔芬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II)明显低于同时点模型组(P<0.05);③ 雷洛昔芬组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明显低于同时点模型组(P<0.05),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具有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 雷洛昔芬具有抑制肾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肌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来氟米特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毒血清肾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LEF干预组(5mg/kg/d,灌胃)。2周末检测24h尿蛋白含量、血清学指标;观察肾小球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变化。结果病理对照组24h尿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小球内细胞数、含新月体肾小球数、硬化肾小球数、肾组织中MCP-1、ED1^+细胞浸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ED1^+细胞数与尿蛋白排泄量、形成新月体的肾小球百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形成新月体的肾小球百分数与尿蛋白排泄量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LEF干预组大鼠尿蛋白水平、肾小球细胞总数、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肾小球ED1^+细胞浸润及MCP-1表达均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1,0.05)。结论LEF能改善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早期肾脏病变,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抑制肾组织MCP-1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对大鼠肾毒血清肾炎肾小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霉酚酸酯治疗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给予霉酚酸酯20 mg/(kg·d)灌胃,2周后测定各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小球HGF与TGF-β1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霉酚酸酯治疗组能明显减少24 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P<0.01),显著增加肾毒血清肾炎大鼠肾小球HGF表达(P<0.01),减少TGF-β1表达(P<0.01).结论 该研究提示促进肾小球内HGF表达、抑制TGF-β1生成可能是霉酚酸酯减轻肾毒血清肾炎肾组织损伤程度,抑制新月体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表达和意义.方法 36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组,应用多柔比星(4 mg/kg)尾静脉注射1周后重复的方法建立大鼠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模型,分别于第1次多柔比星注射后第4、7、10、13周末收集标本,观察大鼠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病理变化.应用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肾组织HGF及c-Met蛋白表达.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ALB、TG、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4周末时模型组尿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多,随着病程进展,肾小球硬化程度加重,第7周肾小球硬化呈局灶节段性分布,肾小球肥大,肾小囊扩张,肾小球有不同程度的硬化,间质可见明显纤维化和局灶件炎细胞.10周及13周肾纤维化程度及面积加重.③肾脏HGF及c-Met表达4周时较对照组增加(P<0.01),7周时开始降低,并随病程呈进一步降低.结论 肾纤维化过程中,肾脏HGF及c-Met的表达早期上升是一种有益的防御反应;后期HGF、c-Met表达逐渐降低,肾纤维化逐渐发展.肾脏HGF及c-Met表达的下降可能是慢性肾纤维化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肾病是指勤复发性、激素依赖或耐药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治疗目前仍是对临床医生的一种挑战[1].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为选择性活化辅助T细胞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可使多数患者得到完全或部分缓解[2].在CsA治疗期间常有多毛、齿龈增生、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继发感染、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加之该药停用后肾病极易复发,价格昂贵而文献推荐疗程,患者经济上多难以承受等原因,限制了该药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我们联合应用CsA与具有健脾利湿活血作用的中药煎剂治疗18例糖皮质激素或/和环磷酰胺、霉酚酸酯(mycophenolare mofetil,MMF)耐药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诱导缓解、缩短疗程及减少复发取得一定效果,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应用一线核苷(酸)类(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早期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9年9月~2021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门诊诊治的CHB患者68例,其中应用ETV治疗22例,TDF治疗26例,TAF治疗20例,随访观察6 m。检测血肌酐(sCr),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在治疗24±2 w后,ETV治疗组、TDF治疗组和TAF治疗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33.2±5.4)U/L、(31.4±8.2)U/L和(32.7±6.1)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AST水平分别为(23.8±7.6)U/L、(24.3±9.2)U/L和(22.9±7.8)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3.0±0.7)lgIU/mL、(2.9±0.5)lgIU/mL和(2.8±0.6)lgIU/mL,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1.9±0.6)lgIU/mL、(1.8±0.5)lgIU/mL和(1.6±0.7)lgIU/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sCr、eGFR、尿RBP、尿Cys-C、尿NAG和尿β2-MG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TDF治疗组尿α1-MG水平为(1.4±0.9)lnmg/L,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分别为(0.7±1.1)lnmg/L和(0.7±0.9)lnmg/L,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尽管应用ETV、TDF和TAF治疗CHB患者的疗效相近,但应用TDF治疗可能对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