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肛瘘癌变六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患者的重视不够、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单纯性肛瘘经历多次治疗或反复发作后,可发展为复杂性肛瘘,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慢性肛瘘还可继发恶变,危及患者生命。我们自1986年以来至今发现6例肛瘘恶变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对肛瘘癌变的临床特点、慢性肛瘘与肛管癌的关系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例1男性,50岁。反复肛周肿痛,局部破溃溢液伴瘙痒20余年,加重并破溃处有胶冻状物流出半年,  相似文献   
2.
有关FPC临床表现的探讨(附4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息肉是消化道的常见病,某些息肉有多发倾向,一般认为息肉超过100个便称之为息肉病。2-100个之间的叫多发性息肉。息肉病中较常见的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又叫家族性结肠腺瘤病(FPC),其病理特点是遗传性癌前期病变——腺瘤.我院自1975年以来共收治该病患者47人,本文介绍FPC治疗情况,并讨论FPC的相关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结肠上腺瘤超过100个称为结肠腺瘤病。我院1975~1984年共收治该病患者29人,其中19人有明确家族史,分属8个家族,另外10人没有家族史。本文介绍29个病人收治情况,并结合资料就该病有关问题综合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7岁,20~30岁的22例。有家族史的19例,分属  相似文献   
4.
典型及非典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ereditarynon polyposiscolorectalcarcinoma ,HNPCC)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外显率约 5 0 % ,临床上约占大肠癌的 5 %~ 15 %。由Wathin于 1913年首先报道 ,又称Lynch综合征 ,根据有无肠外肿瘤分为Lynch综合征 1型和 2型。为了解国人HNPCC的特征 ,近年来我们收集了 2 8个典型及非典型HNPCC家系共78例患者 ,对其临床特征及病理学表现等作深入的研究 ,并对HNPCC的诊断标准作进一步的探讨。资料和方法HNPCC的Amster…  相似文献   
5.
肠气囊肿症又称为“肠壁囊样积气症”、“囊样淋巴积气症”,多分布于小肠 ,特别是回肠 ,约 8%分布于结肠 [1]。结肠气囊肿病临床上比较少见 ,一般情况下不引起任何特殊症状 ,即使有症状也是无特异性 ,可有腹痛、腹泻、排出粘液或粪内有血 ,而往往多是在作各种检查或剖腹术时才被发现。笔者遇 1例“乙状结肠气囊病”术前误珍为“乙状结肠多发性腺瘤”,现报道如下。  患者王某 ,男 ,5 2岁 ,因间歇性无痛性便血二个月余伴体重减轻 ,1 998年 9月 1 1日以“便血原因待查 ?”收住院。患者自述二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 ,色暗红 ,量不多 ,便后…  相似文献   
6.
肛裂手术方法的选择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于悌 《普外临床》1996,11(3):147-148
  相似文献   
7.
�̵����������ԭ��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 痔的概念  痔是人类常见病 ,而其它哺乳动物几乎不患痔。究其原因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类直立行走使肛门部血液回流不畅 ,而肛门部局部解剖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造成肛门缘血管扩张、曲张和扭曲所致。人类对痔的认识已有 40 0 0多年的历史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各国文化差异 ,对痔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 ,统一认识 ,规范名称 ,才能使痔的诊治更加合理 ,更加科学。  我国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关于痔的文字记载。但由于历史的局限 ,对痔的解释非常混乱 ,给以后的研究带来许多麻烦。中医对常见的肛门疾病统称为痔瘘 ,凡肛门周围出现的肿块都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CR-SSCP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检测中的应用。方法:抽提8例HNPCC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法扩增hMLH1 14例显子,行EB染色的SSCP检测。结果:8例患者14例显子两条单链清晰可见,对1例进行了自动测序,符合Gene Bank分布的hMLH1 14外显子序列。结论:EB染色PCR-SSCP是一种敏感度较高、简单经济的方法,适宜于在临床检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国人非典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对诊断标准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和随访1980-2001年我院及协作医院诊治的非典型HNPCC病人共19家系38例;结果:第一个癌的发病平均年龄为49岁,直肠多见,占65.8%;33例进行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86.9%;术后病理粘液癌为5例(13.2%),Dukes分期A期2例,B期17例,C期9例,D期10例,一年、3年、5年及10年的生存率为86.02%、61.70%、38.11%及25.81%。结论:非典型HNPCC是一种发病早的大肠癌,Amsterdam标准作为HNPCC的工作标准过于严格。  相似文献   
10.
提高对痔的研究和治疗水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痔是一种常见病。人类对痔的认识、治疗由来已久。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 ,对痔的成因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学说 ,相应地 ,治疗方法也纷繁复杂 ,莫衷一是。 1 975年 Thomson提出的“肛垫学说”,推动了人们对痔的重新认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痔及痔病研究和治疗方面的新概念、新观点进行述评。1 肛垫学说及其内涵  传统认识中痔是指直肠下段和肛管黏膜下以及肛周皮下静脉丛的曲张血管团。前者是痔上静脉丛的曲张 ,位于齿状线上方 ,称为内痔 ,后者指痔下静脉丛的曲张 ,位于齿状线下方 ,称为外痔。 1 975年 ,Thomson在大量解剖学、胚胎学、生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