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83年12月至1985年,我们施行斜方肌替代肩关节外展功能重建术5例,收到满意效果。本组5例均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左肩3例,右肩2例。年龄11~21岁,平均16岁。三角肌肌力均为0级,斜方肌肌力均为Ⅴ级,5例肩周围其它肌肉综  相似文献   
2.
<正> 我组从1978年起,对高度髋挛缩的病例在治疗上进行了探讨。临床观察此型病例不仅软组织发生挛缩,而且还存在着股骨大,小粗隆间的向后成角畸形,这样就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对此型病例,我们在采用髋软组织松解术(Campbell 或 Soutter 术式)的基础上,又行股骨粗隆下向前成角截骨术。我们用上述方法对8例高度髋挛缩的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7~32岁。诊断均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一侧髋关节高度屈曲挛缩。挛缩度数55°~110°,平均82°。术前髋挛缩 X 线侧位片显示,股骨粗隆部向后成角畸形18°~35°,平均24°,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研制了一种微机化步态分析系统,患者着电极靴三维关节转角测定仪,在平地行走时,可同步测得足底持重点三维接触力,髋、膝、踝各关节运动角度,并将力时间曲线、角度时间曲线在微机荧屏上显示,打印及磁盘内贮存,本组测得正常人200例,受测尽量与受测者的身高,体重,足长等测量及测得曲线的统计由同一组人员完成。调整靴  相似文献   
4.
因脑瘫所致髂腰肌、股内收肌、腘绳肌及小腿三头肌、前臂屈肌群痉挛性瘫痪引起的股内收、内旋及“剪刀”畸形,马蹄内外翻足及肩内收、屈肘垂腕畸形,在临床上,常采用神经外科及矫形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协调肌力,纠正畸形,恢复负重力线,使患者能独立或基本生活自理,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我院从1988~1991年,共进行脑瘫矫治手术153例,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定位分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及康复训练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们研制的三维测力靴式步态分析系统,能够探索人们行走时的规律。如步态周期的划分、足地接触顺序、三维力在足底的分布及下肢各关节在步态周期中的运动规律等。将206名中国正常青年人的步态分析各项数据,步态曲线,图像等作为正常参数与病理步态比较分析作为矫形外科检诊,手术方案的制定,治疗效果评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椐。本系统结构简单,检测方便,实验费用低,不需特殊走道,被检者穿上三维力测力靴在室内常步行走6秒钟内就可完成步态分析工作。因此本系统是当前较理想的步态检测系统,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1974~1987年我院采用跟腱延长,两关节融合术治疗无明显内外翻畸形的成人足下垂140例,随访100例(108足),效果满意。就跟腱延长与两关节融合术联合应用,足稳定性及手术方法的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 我科从1973年起,用改进的跟骨阻挡术治疗槤枷足及挛缩性下垂足40例。十年中随访2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改进的方法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槤枷足19例,挛缩性下垂足9例,共28例。性别:男9例,女19例。年龄:15-25岁,平均18.8岁。术前功能:踝关节不稳、软下垂或挛缩下垂,为防止足尖碰撞地面,患足迈步时均为划圈步态。手术方法的改进先在小腿的外侧中段行纵形切口,取腓骨  相似文献   
8.
靴式步态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三维力测力靴步态分析系统的应用研究(简称靴式步态分析系统)。扼要地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对100名中国正常青年人的步态检测结果及32名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步态分期、步长、步速等测试数据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论述了靴式步态分析系统研制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作者报告117例髌骨膝前阻挡术治疗麻痹性膝反屈。男36例,女81例。年龄16~35岁,平均21岁,膝反屈25~60度。术后获得随诊者103例,占88.0%,平均随诊96个月。优良率为83.4%。阐述骨性畸形是膝反屈晚期必然结果,强调膝反屈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讨论了髌骨膝前阻挡的合适安装位置及并发症预防。膝反屈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约占下肢畸形的16.3%(?)。造成麻痹性膝反屈成因很复杂,临床上治疗棘手。我院自1978~1989年采用髌骨膝前阻挡术治疗117例,收到较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