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对老年人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行EST患者 6 8例 ,随机分为两组 :预防组 38例 ,分别于术后即刻和术后 6h皮下注射奥曲肽 0 .1mg ,术后即刻和术后 12h静滴奥美拉唑 4 0mg ;对照组 30例 ,EST术后只应用抗生素和补液。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不用其他任何抑制胰腺分泌及预防胰腺炎药物 ,并分别于术前、术后 6h ,2 4h作血清淀粉酶测定 ,同时观察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预防组EST术后即刻和 6h血清淀粉酶 (U L)分别为 12 5± 112和 135± 14 1,明显低于对照组 2 34± 2 4 7和 2 4 5± 2 5 1(P <0 .0 1) ;预防组和对照组均无急性胰腺炎病例发生。结论 小剂量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用能有效地预防EST术后的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肠癌组织中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 mRNA的表达,探讨MTAP mRNA与其启动子去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76例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癌组织中的MTAP mRNA,采用MSP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MTAP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MTAP mRNA表达阳性率为90.78% (69/76),高于正常组织中的5.26% (4/76),P<0.05;MTAP mRNA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变部位、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正常大肠组织中MTA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95.00% (19/20),高于大肠癌组织中的39.47% (30/76),P<0.01;MTAP基因甲基化大肠癌组织中MTAP mRNA表达率显著低于去甲基化大肠癌组织(x2=8.592,P<0.05),大肠癌组织中MTAP mRNA表达与其启动子去甲基化呈正相关(r=0.919,P<0.05).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MTAP mRNA高表达与其启动子去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误诊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误诊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检查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91例患者均行B型超声、CT及超声内镜检查,部分行ERCP检查.并将超声内镜及超声内镜联合ERCP与B型超声、CT、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内镜、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94.5%(86/91)、90.2%(74/91).超声内镜诊断胆总管结石及慢性胰腺炎的准确率为100%,超声内镜联合ERCP检奁对结石及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97%.结论 超声内镜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率高于腹部B型超声、CT及ERCP,联合ERCP对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指导规范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基因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有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介质Superfect介导重组载体转染MSCs,G418筛选阳性细胞后对转染组(PDX-1+MSCs)和未转染组(PDX-1-MSCs)均体外进行诱导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胰岛素阳性细胞的比例,胰岛素ELISA试剂盒测定转染组诱导后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限制性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含有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Supefect高效介导重组载体转染MSCs;流式细胞仪发现PDX-1+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数量较PDX-1-MSCs明显增多(阳性率分别为28.23%±2.56%和7.08%±2.69%),25 mmol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115.29±2.56 μ U/mL),5 mmol低浓度葡萄糖刺激的分泌量明显增高(56.61±4.82 μ U/mL).结论:PDX-1能增强大鼠MSCs体外分化为功能性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能力,对开展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抑制芬太尼诱导引起的咳嗽反应,并观察利多卡因抑制芬太尼诱导引起的咳嗽反应的有效临床用量及其起效时间,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左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最小有效剂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0例,ASA分级Ⅰ~Ⅱ级,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扩张2~3 cm,经L2-3间隙用25 G蛛网膜下腔麻醉针缓慢注入2 ml重密度左布比卡因.第1例产妇接受的剂量为最低阶梯0.96 mg,其后每例产妇接受的左布比卡因剂量按照序贯方法确定.在注药后3 min,用乙醇涂擦法测试温度觉消失平面,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宫缩疼痛强度.运用Dixon-Massey法计算半数有效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根据Dixon-Massey法计算左布比卡因的ED50为1.63 mg,95%可信区间为1.48~1.80 mg.结论 左布比卡因可安全用于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其最小有效剂量为1.63 mg,95%可信区间为1.48~1.80 mg.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如果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能及早诊断并行内镜下治疗(EMR/ESD),术后可达到根治效果,5年生存率高于95%[1]。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观察了普通内镜、NBI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NBI放大内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以期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chitosan)是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中提取的几丁质(chitin)经脱乙酰基后而成,其化学名称为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聚糖。自1881年Bracomno发现几丁质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及开发利用,尤其是近10年来,人们对几丁质/壳聚糖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几丁质/壳聚糖已被证实具有无毒性、无刺激性、无免疫源性、元热源反应、不溶血、无致突变效应、可自然降解及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等特点,故广泛用于制造人工皮肤、可吸收缝合线、防粘连剂和药物载体等。最近的研究发现壳聚糖还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现就壳聚糖的止血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外周血中CK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70例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以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作阳性对照。结果CK20 mRNA术前阳性表达率为32.9%,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P〈0.01),而与TNM分期、肿瘤的部位、病人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CK20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干术前(P〈0.05);20例健康志愿者无一例阳性表达,胃腺癌细胞株BCK-823均为阳性表达。结论CK20 mRNA作为标志物用于检测胃癌的血循环微转移是可靠的;手术操作可促使肿瘤细胞释放入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