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和探讨修复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各种方法 ,使其更好地用于临床。方法  3 5例不同部位的骨外露分别采用皮片移植、皮瓣及肌皮瓣转移、皮瓣及肌皮瓣游离移植等方法 ,覆盖外露的骨面。结果  3 1例全部存活 ,1例皮瓣部分坏死 ,2例创口延迟愈合 ,1例游离皮瓣失败。结论 对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应尽量在早期修复 ,最常用的方法是皮瓣及肌皮瓣的转移或移植。  相似文献   
2.
钟冠鸿  马奇 《浙江医学》1996,18(2):117-117
我科近5年来对鼻下端缺损应用改良的耳廓复合组织进行修复,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1~56岁。摔伤2例,咬伤2例,切割伤1例。损伤部位为鼻下端,包括鼻尖、鼻小柱及鼻翼软骨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损。4例在急症清创后一期修复,1例因污染严重而延期2月后修复。耳廓复合组织的形状为楔形,底宽0.8~2.0cm。高1.0~2.5cm,最大者达到2.0cm×2.5cm。术后1例耳廓复合组织有部分坏死,其余4例均存活良好。随访3月~4年,色泽与邻近鼻组织相仿,无挛缩,弹性良好,鼻孔等大,鼻尖高度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头皮撕脱伤多为女工因发辫卷入高速旋转的机器中,突受机械暴力所致。如撕脱之头皮被机械碾轧,破损、污染严重,即无法进行显微外科技术的回植手术。此时将头皮去薄成中厚皮片整张回植,常需再取自体皮补充不足。自1987年至今,我们采用将撕脱头皮制成网状皮片的方法对14例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单纯鞍鼻隆鼻手术是常见的鼻部美容手术.手术切口的选择与术中操作灵便与否、鼻部形态的改善、组织创伤反应及术后疤痕关系密切.我科自1987年以来,对所行隆鼻术800例患者的5种不同切口进行了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头皮撕脱伤的网状皮片修复术马奇,干力行,程健,钟冠鸿头皮撕脱伤多为女工因发辫卷入高速旋转的机器中,突受机械暴力所致。如撕脱之头皮被机械碾轧,破损、污染严重,即无法进行显微外科技术的回植手术[1]。此时将头皮去薄成中厚皮片整张回植,常需再取自体皮补充不...  相似文献   
6.
瘤体内结扎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30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有治疗海绵状和蔓状血管瘤的方法。方法 先进行纵横交错的瘤体内结扎,使血管瘤分隔成许多互不相连的小区,再分次用平阳霉素对各小区注射。结果 本组共30例(35个瘤体),治愈24例(28个瘤体),占80%,好转6例(7个瘤体),占20%。结论 瘤体内结扎+平阳霉素注射疗法有较广泛的适应证,对海绵状和蔓状血管瘤尤其是不宜手术或单纯瘤体内注射无效者,均有较高的治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和探讨修复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各种方法,使其更好地用于临床.方法 35例不同部位的骨外露分别采用皮片移植、皮瓣及肌皮瓣转移、皮瓣及肌皮瓣游离移植等方法,覆盖外露的骨面.结果 31例全部存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2例创口延迟愈合,1例游离皮瓣失败.结论对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应尽量在早期修复,最常用的方法是皮瓣及肌皮瓣的转移或移植.  相似文献   
8.
对自1991年至1994年收治的34例(女性29、男性5)面部除皱术患者,作回顾性分析,认为制定正确的手术适应证,掌握局部解剖,注意分层解剖额、颞、SMAS~颈阔肌层,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手术效果(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回顾近10年对74例隆鼻术后并发症病人的处理,将隆鼻术后常见并发症分为7类。从临床角度分析了7类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原因,并相应处理。其中假体浅化问题随着临床病例数的增加及随访时间的延长,已变得日渐明显,除部分是由术者技术原因引起,更多的可能与其它因素有关。低毒性感染和免疫排异反应,临床诊断较难区分,但其临床表现相似,处理方法类同。通过对隆鼻术后并发症原因的分析,揭示了隆鼻术存在的问题,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24例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9年以来 ,我们共收治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 2 4例 ,2 2例采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 ,2例采用乳房瓣修复 ,均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年龄为 2 2~ 6 5岁。女 2 3例 ,男 1例。 2 4例中 2 2例为乳腺癌根治术 ,1例为肝癌术后胸壁转移 ;男性 1例为胸腺癌行胸腺切除加纵隔淋巴清扫术。本组病例术后放疗总剂量为 5 0 0 0~ 5 6 0 0cGy ,疗程为 5~ 6周。溃疡发生时间距最后 1次放疗 2 0d~ 7个月 ,溃疡病程为 5个月~ 10年。溃疡面积最小为 3cm× 4cm ,最大为 11cm× 19cm。溃疡表面污秽 ,基底肉芽组织贫乏 ,触之不易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