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PBL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PBL教学组的考试成绩及及格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结论该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汉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市民进行SARS相关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调查 ,探讨公众对SARS的理性认知 ,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政府干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 ,公众对SARS总体认知率较高(80 43 % ) ,文化程度和对SARS的理性认知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06/10期间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病例组)与眼部正常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EPO和血浆ET-1浓度,分析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病例组受试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1%±2.01% vs 18.06%±3.44%),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21±3.49% vs 11.74±2.14%),血清EP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6.10±5.22 mU/mL vs 22.68±4.06mU/mL),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0.85±7.16ng/L vs 58.43±5.09ng/L)。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血清EP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271,P<0.05),与血浆ET-1浓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EPO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郭蕊  王勇  潘磊  周晓玲 《山东医药》2014,(24):43-45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PAH患者98例,给予口服西地那非(20 mg,3次/d)6个月,给药前后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F-36评分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MWT延长,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心房直径、三尖瓣环收缩偏移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Tei指数、右心室直径、右心房直径、肺动脉收缩压降低,P均〈0.05;SF-36评分8个领域中的5项均得到提高,P均〈0.05。结论西地那非治疗PAH有效,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胃息肉的关系及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增生性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来该院治疗的胃息肉患者154例,根据胃息肉病理类型分为增生型组、炎性组、胃底腺型组及腺瘤型组,检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类型息肉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ESD法切除胃息肉,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进行四联根除螺旋杆菌治疗。将清菌后的病人按清菌成功与否分为清菌成功组及清菌失败组,对两组病人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间息肉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本研究发现154例胃息肉患者中,增生型72例,占46.75%,胃底腺型56例,占36.36%,炎性息肉15例,占9.74%,腺瘤型11例,占7.14%。Hp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炎性>增生型>胃底腺型>腺瘤型。所有患者均完成ESD法息肉切除术,在随访观察中发现增生性息肉成功清除幽门螺杆菌后,明显低于其他病理类型的复发率,且清菌成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清菌失败组。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增生性息肉的发生关系密切,增生性息肉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不易复发,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增生性息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胚胎心流出道心内膜垫的发育过程。方法对胚龄9-12d小鼠胚胎心脏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胚龄10d,流出道远端心胶质内开始观察到间充质细胞。胚龄11d,两侧流出道心内膜垫形成,心内膜垫内部分间充质细胞染色呈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胚龄12d,两侧流出道心内膜垫内部分间充质细胞聚集形成致密漩涡状结构,随着心内膜垫融合,两侧漩涡状结构融合。结论小鼠胚胎流出道心内膜垫形成于胚胎发育第11天,第12天融合,间充质细胞参与心内膜垫融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住院及门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简称HIV感染者/AIDS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合并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率情况,进一步了解HIV/AIDS合并HCM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进行HIV/AIDS体内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计数,采用聚合酶链-荧光法进行HIV/AIDS尿液中HCMV-DNA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HIV/AIDS不同来源、不同免疫状态下合并HCMV感染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HCM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817例HIV/AIDS患者合并HCMV感染阳性率21.5%(147/817)。HIV/AIDS患者的年龄、性别在是否合并HCMV感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50个/μL、合并梅毒感染为HIV/AIDS患者合并HCMV感染危险因素(P<0.001,OR=6.410,95%CI=4.141~9.922;P<0.05,OR=1.790,95%CI=1.206~2.657),门诊和住院HIV/AIDS患者合并HCM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42,P<0.001)。以患者来源为分层因素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HCMV感染率分析,住院HIV/AIDS患者CD4+T细胞≤50个/μL时为合并HCMV危险因素(P<0.001,OR=4.796,95%CI=2.998~7.668);门诊HIV/AIDS患者,CD4+T细胞≤50个/μL时为HIV/AIDS患者合并HCMV危险因素(P<0.001,OR=18.468,95%CI=6.668~51.154)。结论 AIDS期患者应及时筛查有无巨细胞病毒合并感染, AIDS CD4+T细胞数≤50个/μL、合并梅毒感染为HIV/AIDS患者合并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门诊AIDS患者CD4+T细胞≤50个/μL其合并HCMV感染可能性为CD4+T细胞>50个/μL的18.468倍,应予以重视,尽早治疗,获得更好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晚期癌症伴发抑郁状态患者细胞色素酶P450(Cytochrome P450,CYP)2D6联合CYP1A2基因多态性指导奥氮平(olanzapine,OLA)个体化用药。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老年晚期癌症伴发抑郁状态患者80例,利用SPSS 23.0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60例,第1周对照组根据经验给予奥氮平初始剂量5 mg·d-1,试验组根据CYP2D6联合CYP1A2基因型给予不同初始剂量奥氮平(联合快代谢型为7.5 mg·d-1,中等代谢型为5 mg·d-1)。第2、3、4周根据奥氮平血药浓度、病情、不良反应调整剂量。给药后第1、4周末,比较两组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疗效。结果:第1周末,试验组血药浓度、达到靶血药浓度范围患者比例、标准化血药浓度、HAMD-24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13±3.95) vs. (9.59±3.83) ng·L-1,86.7% vs. 60.0%,(38.90±15.51) vs.(30.93±13.55) ng·mL-1·mg-1·kg-1,(28.17±6.52)% vs.(23.27±5.45)%,P<0.05],试验组4周调整剂量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0.0% vs. 50.0%,P<0.05)。第1、4周末,试验组快代谢型与中等代谢型患者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1周末,试验组快代谢型患者血药浓度、达到靶血药浓度范围患者比例、标准化血药浓度、HAMD-24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快代谢型[(15.13±3.61) ng·L-1 vs. (6.27±2.62) ng·L-1,86.9% vs. 14.3%,(32.53±11.45) ng·mL-1·mg-1·kg-1 vs. (19.27±8.00) ng·mL-1·mg-1·kg-1,(28.49±5.96)% vs. (21.01±5.44)%,P<0.05],试验组快代谢型4周调整剂量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快代谢型(17.4% vs. 100.0%,P<0.05)。结论:根据CYP2D6联合CYP1A2基因代谢型指导老年晚期癌症伴发抑郁状态患者服用奥氮平的初始剂量,能够更加有效地使各代谢型患者在治疗早期尽快达到有效奥氮平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9.
肌浆/内质网Ca2+ATP酶(SERCA)2a作为SERCA在心脏中表达的亚型,介导心肌细胞收缩后胞浆中Ca2+再回摄进入肌浆网中。肌浆网摄取Ca2+的速率决定了心肌舒张的速率,调节SERCA2a的活性可控制心脏的收缩性和舒张性,影响心脏功能。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SERCA2a受到翻译后修饰(PTM)的调节,如类泛素化、乙酰化等,从而影响SERCA2a的活性而调节Ca2+水平。因此,SERCA2a可成为心血管疾病潜在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