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生过孩子的女同志,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经历过产后复原这一段特殊时期,而恶露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现象。妊娠后子宫内膜蜕膜化(称子宫蜕膜),产后会发生脱落(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及粘液等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999年该院的2461例妇女普查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常规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行巴氏染色,并经有经验的专门医师进行阅片,必要时行白带常规和B超检查。结果:普查率为81.01%,患病率为54.04%,其中26岁~组妇女患病率最高。在所患妇科疾病中,宫颈疾病高居首位,然后依次为阴道疾病、附件疾病、宫体疾病和外阴疾病。26岁~组妇女易患宫颈疾病,而36岁~组妇女宫体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除宫体疾病以肌瘤构成比(63.36%)最大外,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宫颈疾病和附件疾病均以炎症构成比最大。结论:炎症是目前危害广大妇女的常见妇科疾病;普查中存在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999年该院的2 461例妇女普查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常规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行巴氏染色,并经有经验的专门医师进行阅片,必要时行白带常规和B超检查.结果:普查率为81.01%,患病率为54.04%,其中26岁~组妇女患病率最高.在所患妇科疾病中,宫颈疾病高居首位,然后依次为阴道疾病、附件疾病、宫体疾病和外阴疾病.26岁~组妇女易患宫颈疾病,而36岁~组妇女宫体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除宫体疾病以肌瘤构成比(63.36%)最大外,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宫颈疾病和附件疾病均以炎症构成比最大.结论:炎症是目前危害广大妇女的常见妇科疾病;普查中存在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和实验室证据表明,雌激素可促进上皮性卵巢肿瘤(EOC)的发展.实验证明,雌激素可促进表达雌激素受体(ER)的卵巢肿瘤细胞的生长.卵巢癌发生过程中有ERα或β亚型表达的改变.雌激素诱导生成的蛋白如c-myc、细胞外基质蛋白fibulin-1可能在EOC发生中起作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替代疗法可增加卵巢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而,应重新评价EOC对雌激素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红臀的患儿尽快的好起来,孩子可以减少痛苦,家长少些心疼,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会为孩子们高兴,同时也看的了我们的成就,增加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瑞通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2月期间的151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其中r-PA组患者87例,采用瑞通立溶栓治疗;UK组64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冠脉血管再通率、再通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发病后6h之内,r-PA组患者经溶栓治疗冠脉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UK组(P〈0.05);发病后12h内r-PA组患者冠脉血管总再通率也明显高于UK组(P〈0.05);r-PA组患者血管再通的平均时间和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UK组(P〈0.05)。结论:瑞通立溶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尤其是发病早期,效果更佳,是临床上心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急诊行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术中未予替罗非班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内推注及静脉内泵入替罗非班。术前及术后30 d测血清hs-CRP水平。术后随访30 d,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30 d血清hs-CRP均较术前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后治疗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心肌损伤,是否能在改善患者近期预后上获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