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微课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在骨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0名学员,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人。对相同的骨科教学内容,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验组接受基于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的微课教程。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学员对教学的反馈。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学员相比,试验组学员理论知识成绩、手术理解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学员相比,试验组学员课堂兴趣满意度评分[(9.69±0.28)vs.(9.24±0.42)]、参与度评分[(4.38±0.43)vs.(4.03±0.62)]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微课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成绩、临床技能,增加住培过程中的趣味性与学员参与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钢板(M IPPO )与带锁髓内钉(IIN )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 MIPPO与IIN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英文、7篇中文文献。M eta分析结果显示,MIPPO与IIN在手术时间[WMD=-10.90,95% CI(-24.93,3.13),P>0.05]、Joher-wrushs功能评分[RR=0.99,95% CI(0.94,1.05),P>0.05]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MIPPO 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WMD=-1.20,95% CI(-2.03,-0.37),P<0.05]。结论与IIN相比,MIPPO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8.8岁,4例既往有良性骨巨细胞瘤史.3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刮除+肿瘤细胞灭活+植骨内固定术,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骨巨细胞瘤从最初发病到恶变的间隔时间为18~108个月,平均59.5个月.随访时间平均为24.8个月,3例无疾病复发征象,2例带瘤存活,1例死亡.结论 骨巨细胞瘤患者在初诊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若手术困难,可考虑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骨外支架早期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36例,对其彻底清创后外支架复位稳定骨折,并采用VSD封闭创面引流。待创面清洁或肉芽新鲜后,结合游离皮片、转移皮瓣或游离肌皮瓣移植覆盖创面。结果 36例患者中33例移植物全部存活;2例转移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后完全愈合;1例转移皮瓣大部分坏死,经植皮愈合。36例骨折均愈合。结论 VSD联合骨外支架早期处理小腿开放性骨折,可以复位稳定骨折,有效封闭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避免感染,缩短治疗周期,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异基因组织工程骨移植修复猪胫骨缺损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 和CD8 细胞的变化,探索异基因组织工程骨的免疫原性.方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扩增,诱导成骨后与磷酸三钙(TCP)复合为组织工程骨,分自体和同种异体组,植入构建好的猪胫骨中段2.0 cm的缺损处,对照组为纯TCP组,流式检测术前,术后3、7、14、28、56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小型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别为CD4 (9.37±1.65)%,CD8 (38.43±1.62)%,CD4 CD8 (7.23±1.24)%;术后组内不同时间点CD4 和CD8 细胞测定值无显著变化,CD4 CD8 双阳性细胞在3 d和7 d增加明显(P<0.05);组间各时间点CD4 、CD8 和CD4 CD8 细胞无显著变化.结论 术后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无明显的免疫排斥,推论异基因组织工程骨免疫原性低.  相似文献   
7.
骨巨细胞瘤为交界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复杂、多变,少部分病例可能复发,甚至恶变,发生远处转移,常见为肺转移(大约1%~9%),而肺外全身多处转移的病例十分罕见。现报道1例骨巨细胞瘤恶变并全身转移,结合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8.8岁,4例既往有良性骨巨细胞瘤史。3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刮除+肿瘤细胞灭活+植骨内固定术,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对症支持治疗。结果骨巨细胞瘤从最初发病到恶变的间隔时间为18~108个月,平均59.5个月。随访时间平均为24.8个月,3例无疾病复发征象,2例带瘤存活,1例死亡。结论骨巨细胞瘤患者在初诊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若手术困难,可考虑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GCT)可能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MGCT患者6例,分析临床资料并回顾文献。结果:6例均为继发MGCT,首次发病到恶变间隔平均52.7个月。恶变结果:纤维肉瘤3例,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3例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边缘切除+辅助治疗,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和姑息治疗。随访平均22.8个月。2例无疾病征象,2例带瘤存活,2例死亡。结论:MGCT约占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总数的5%。放疗和反复不彻底的手术可能诱发GCT恶变。染色体失稳、异倍体出现和中心体畸变可能是恶变的重要因素。GCT患者在初次治疗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组织中肝再生增强因子(ALR)的表达情况,探讨睾丸ALR与生殖的关系.方法:取幼年、成年、老年大鼠睾丸组织以及部分肝切除(PH)术前、术后12h、24h、48h大鼠肝脏、睾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了解大鼠睾丸组织中ALR的表达.结果:睾丸组织中ALR广泛存在于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其中尤以精原细胞、精母细胞表达最强.不同年龄段ALR的表达不一样,幼年最强、成年次之、老年最弱.70%PH后肝脏ALR表达增强,24h达峰值,睾丸组织中ALR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睾丸组织有较强ALR表达,不同脏器的ALR作用具有脏器特异性,ALR与睾丸的发育以及精子生成及成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