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合理方式。方法 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选择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及钢板固定骨折及应用各种不同的皮瓣和肌皮瓣修复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75例。结果 术后皮瓣1例因感染坏死,其余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瓣外形及肢体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结论 骨折的合理固定和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大大减少了小腿截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浮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取两种内固定方式。结果观察组的肢体缩短情况、膝关节伸屈角度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浮膝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 (Retrograde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gnailing)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经验。方法 :本组病例共 3 0例 ,按AO/ASIF分类 :A1型 14例 ,A2型 5例 ,A3型 5例 ,C1型 3例 ,C2型 2例 ,C3型 1例 ,均采用GSH钉治疗。结果 :随访平均 15个月 ,按自拟疗效标准 :优 2 2例 ,良 6例 ,可 2例 ,差 0例 ,优良率 93 %。结论 :GSH钉是治疗股骨远端 (AO分类的A、C型 )骨折有效、良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71例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71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随访率100%,71例骨折患者,解剖复位68例,愈合率95.7%,2例满意复位,1例不满意复位,其均是Garden分型中IV型患者。71例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其中评分为优的36例(50%);较好20例(28%);良13例(18%);差3例(4%),优良率96%。另外本组患者有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均是因未遵医嘱过早负重使骨折未愈合。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可以迅速有效地改善股骨颈骨折引起的疼痛及功能障碍,近期疗效非常满意,并且可早期下地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道生  郑永义 《吉林医学》2015,(7):1292-1293
目的:探讨髋动力锁定钢板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4例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治疗方法不同进行临床分组,人工关节置换组17例和髋动力锁定钢板组17例。结果:髋动力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时间低于人工关节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动力锁定钢板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确切,但是髋动力锁定钢板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收治的80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解剖复位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术后并发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髋臼骨折类型正确判断,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将骨折处进行有效的复位,术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AO特殊钢板在肢体近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认为AO特殊钢板设计合理,组织相容性好,对复杂近关节骨折能起到坚强固定,满足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作用,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和总结AF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对 5 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其中T116例 ,T12 2 1例 ,L118例 ,L2 5例 ,L3 2例 ) ,分别行后路减压、植骨并采用AF系统内固定。结果  5 2例均获随访 ,时间 12~ 30个月 ,骨折均愈合 ,5 2例植骨融合良好 ,无内固定松动现象 ,脊髓神经功能获得Frankel 1~ 3级改善。结论 AF系统操作简便 ,固定牢靠 ,重建脊柱稳定性好 ,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例浮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取两种内固定方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结果观察组的肢体缩短情况、膝关节伸屈角度及临床疗效结论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浮膝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明  相似文献   
10.
养阴生肌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智  孟根  郑永义 《中草药》1995,26(2):68-69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膜材料,研制了中药养阴生肌散的改造剂型─—养阴生肌膜,能用于皮肤磨削手术创面和外伤性创面。动物模型研究表明,该膜防止创面感染,与纱布敷料无明显差异;控制创面组织液渗出及创面快速愈合。此膜明显优于纱布敷料(P<0.01),并有减轻术后水肿和创面刺激作用。该膜原料易得,使用方便,制剂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