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血病端粒酶活性与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效果。方法端粒重复扩增法结合光密度测定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急性白血病均表现出较高的端粒酶活性,用三氧化二砷治疗后,获得临床血液学缓解及端粒酶活性降低,并在维持缓解间保持较低水平。结论观察端粒酶活动度有助于l临床判断病情转归及三氧化二砷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含DEAD框解旋酶41 (DDX41)基因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慢病毒包装将稳定过表达DDX41或特异敲低DDX41的短发卡RNA (shRNA)重组质粒转染至HepG2.2.15细胞系,筛选和建立稳定过表达或敲低DDX41的细胞株;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敲除DDX41的HepG2.2.15细胞株;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DDX4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通路验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HBV复制相关DNA、RNA以及干扰素mRNA表达水平;Noahern印迹法检测HBV总RNA.结果 过表达DDX41可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系中HBV的复制;而敲低或敲除DDX41可显著促进HepG2.2.15细胞系中HBV的复制.过表达DDX41可显著促进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的磷酸化和干扰素β(IFN-β)的表达;而敲低或敲除DDX41可显著抑制IRF3的磷酸化和IFN-β的表达.结论 在肝癌细胞系HepG2.2.15中,DDX41蛋白通过促进IRF3的磷酸化并诱导干扰素β的表达,进而发挥抑制HBV复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启动子调控抑瘤素(oncostatin M,osm)基因在端粒酶表达阳性的瘤细胞中的特异性及对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了phTERTosm表达载体,分别转染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用MTT法检测osm基因表达对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hTERT启动子调控osm基因对端粒酶表达阳性瘤细胞HepG2、HeLa、Glc和A549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2.4%~46%;而对端粒酶阴性的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提示hTERT启动子能明显限制osm的毒性作用仅在端粒酶阳性表达的瘤细胞中,而对端粒酶表达阴性细胞则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端粒酶在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并且可能参与肿瘤耐药。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端粒酶催化亚基脱氧核酶对A549/DDP耐药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端粒酶作为耐药肿瘤细胞治疗新靶标的可能性。方法 合成针对端粒酶催化亚基mRNA的脱氧核酶,脱氧核酶体外切割端粒酶催化亚基mRNA片段。采用TRAP法检测转染脱氧核酶的A549/DDP细胞端粒酶活性,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脂质体转染脱氧核酶、顺铂及其混合物对A549/DDP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 端粒酶脱氧核酶在体外可以切割端粒酶催化亚基RNA,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转染脱氧核酶可抑制A549/DDP细胞端粒酶活性;端粒酶脱氧核酶0.25umol/L作用72h,A549/DDP耐药细胞生长抑制率可达32.9%,同3mg/L顺铂联合使用时抑制率可达60.5%,两者相互作用指数CDI=0、9。结论 端粒酶催化亚基脱氧核酶可明显降低端粒酶活性,显著抑制人肺腺癌A549/DDP耐药细胞的生长,并且与化疗药物顺铂有协同作用,提示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耐药肿瘤细胞新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白血病临床病情分析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改进的端粒重复扩增法(TRAP)分析正常人白细胞和急性白血病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急性白血病细胞表现出很高的端粒酶活性,并与白血病病情及异常染色体核型密切相关,而正常白细胞活性很低或无。结论分析白血病细胞异常端粒酶活性,对白血病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构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启动子调控caspase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RT-PCR、短时转染、MTT、流式细胞和动物实验等研究方法,探讨hTERT启动子调控caspase3基因在端粒酶阳性的瘤细胞中表达的特异性及在体内外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hTERT启动子调控caspase3基因在端粒酶阳性的瘤细胞HepG2中明显表达,而在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HEL)中未见表达;caspase3的表达能明显对端粒酶阳性的瘤细胞HepG2、HeLa、Glc和A549的增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5%~37.9%;同时也明显诱导HepG2、HeLa、Glc和A549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为15.39%~35.19%;而对端粒酶阴性的正常细胞HEL没有明显的影响。动物实验结果显示,caspase3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的体内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寡核苷酸亲和纯化人端粒酶的研究*郑晓飞王升启邢瑞云朱宝珍孙志贤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其功能是保持染色体的稳定。端粒DNA的稳定性与细胞的癌变和衰老密切相关。端粒是由RNA...  相似文献   
9.
目的:膜研究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MT1- MMP)反义RNA对人胃癌细胞BGC823靶基因表达和侵袭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MT1-MMP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胃癌细胞BGC823,应用RT-PCR、MTT、明胶酶谱和体外侵袭实验等方法观察人胃癌细胞BGC823转染前后,MT1-MMP mRNA表达水平、细胞生长、明教酶A活性及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MT1-MMP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asMMP14,将其转染胃癌细胞BGC823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T1- MMP mRNA表达水平降低,抑制率为36%.转染48 h,明教酶A的活化受到了明显抑制.转染72 h,细胞增殖明显受抑(t=2.358,P<0.01 vs空白组:t=2.727 P<0.01 vs阴性组).实验组的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t=5.744,P<0.01;t=5.695,P<0.01).结论:反义RNA对人胃癌细胞MT1-MMP基因表达和侵袭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T1-MMP基因可作为胃癌抗侵袭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深入,愈来愈多的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已被用于调控目的基因在靶器官中的表达,尤其是携带治疗性基因可以实现对肿瘤组织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应用已成为基因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现综述各系统启动子的分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