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CT重建技术评估直肠癌病人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及其特点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三维CT重建技术获得IMA图像,根据IMA分支的不同特点对其分型,对比分析IMA各分型之间的差异及特点。测量IMA长度(LIMA)及IMA根部至腹主动脉分叉部的距离(DIMA),并分析LIMA、DIMA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108例病人的IMA分型为:Ⅰ型53例(49.1%),Ⅱ型24例(22.2%),Ⅲ型18例(16.7%),Ⅳ型13例(1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IMA分型的病人在年龄、BMI、LIMA、DIMA、阳性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型与Ⅰ型、Ⅲ型的L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11)。LIMA为(5.7±2.0)cm, DIMA为(6.3±2.3)cm。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前利用三维CT血管成像技术准确评估IMA分型及其走行路径,为直肠癌根治术中对IMA的处理及保留LCA提供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30年临床实践证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已经成为直肠癌根治的标准术式.在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无论是采取传统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方式,直肠肿瘤远端的分离,特别是前侧壁的分离仍然有一定挑战,尤其在肥胖、骨盆狭窄、男性等"困难骨盆"患者.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提出了自下而上操作的手术理念,改变了传统的从上向下分离方式,在克服"困难骨盆"和降低获得远端直肠安全切缘方面具有优势,从而有望提高标本质量、保护器官功能.在保证肿瘤根治与安全性的前提下,taTME也是未来发展经肛门自然腔道手术的起点.本文对taTME术式的背景、操作路线、安全性、肿瘤学效果及对功能性结局的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多原发结直肠癌(MPCC)又称重复性结直肠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不详,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诊治指南,临床医师极易漏诊,延误病情。本文报道1例结直肠同时性+异时性多原发四重癌的病例并复习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MPCC诊治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分析机器人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07-01—2021-03-31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机器人(151例)及腹腔镜(1021例)直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后进行1∶1匹配,将病人分为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两组各150例),比较二组病人术后30 d短期结局及术后3年生存结局。结果 两组术后30 d Clvien-Dindo分级(CDC)、总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腹腔镜组(6.6% vs. 14.6%,χ2=4.212,P=0.040),其余各种并发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中转开放手术率(2.0% vs. 6.7%,χ2=3.940,P=0.047)和30 d再手术率(2.7% vs. 9.3%,χ2=5.910,P=0.015)更低,且淋巴结检出数目更多[13(10~16)枚vs. 11(8~14)枚,Z=-3.662,P=0.000]、术后住院时间更短[7(6~9)d vs. 8(7~11)d,Z=-4.601,P=0.000]、手术时间更长[(197.0±54.6)vs.(151.3±51.8)min,t=7.386,P=0.000]、住院总费用更高[(94518.3±15670.7)vs. (81358.4±20228.5)元,t=6.229,P=0.000]。两组保肛率等其余短期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分层分析中,Ⅲ期病人中机器人组3年总生存率更高(91.3% vs. 67.9%,χ2=3.988,P=0.046)。结论 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同样安全、有效,而且在改善吻合口瘘发生率等短期结局与提高部分病人的生存率方面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经肛微创手术(TAMIS)与经肛内镜显微手术(TEM)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21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52例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TEM手术的患者设为TEM组,26例行TAMIS手术的患者设为TAMIS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无病生存期等数据。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直径、肿瘤病理类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TEM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80.9±39.0)min,(22.0±23.7)mL;TAMIS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90.0±27.0)min,(24.8±20.7)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0,-0.449;P>0.05)。TEM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TAMIS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盆腔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出院。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清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0,-1.091,-1.675;P>0.05)。所有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提示手术切缘、基底部均未见肿瘤细胞残留。TEM组有1例直肠腺瘤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局部复发,予以肠镜下切除后未再复发。TAMIS组有1例早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后8个月出现肝、肺转移。TEM组与TAMIS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5%和9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742)。 结论TAMIS手术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安全可行,可取得与TEM手术相似的近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