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超长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伴同侧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超长DHS治疗股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伴同侧髋部骨折50例.结果 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按黄公怡标准评定,患侧髋关节功能优良50例,优良率100%.结论 采用超长DHS治疗股骨中上段多段粉碎性骨折伴同侧髋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固,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顺势双向牵引复位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自本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4~86岁,平均65岁;随机分成两组,采用顺势双向牵引复位器复位25例,采用牵引床牵引复位23例,手术选择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骨折闭合复位率、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4个月。两组病人中,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骨折闭合复位率、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及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顺势双向牵引复位器复位骨折端,骨折闭合复位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的次数少及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NRAS和BRAF基因各亚型突变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就诊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并使用甲醛固定,提取DNA组织,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石蜡组织中KRAS基因、N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本组82例患者中,有34例(41.46%)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其中12密码子突变26例(31.71%),包括G12A点突变4例(4.88%)、G12C点突变4例(4.88%)、G12D点突变12例(14.63%)、G12S点突变3例(3.66%)、G12V点突变2例(4.88%)、G12R点突变1例(1.22%);有8例(9.76%)检测到KRAS基因13密码子突变,均为G13D点突变;有4例(4.88%)检测到NRAS基因突变,其中12密码子突变2例(2.44%),包括G12D点突变1例(1.22%)、G13D点突变1例(1.22%),检测到61基因突变2例(2.44%),包括Q61H点突变1例(1.22%)、Q61R点突变1例(1.22%);有3例(3.66%)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均为V600E点突变。结论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率较高,虽然N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率较低,但临床不容忽视。通过KRAS基因、NRAS基因和BRAF基因检测,为临床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介入时机治疗破裂脑动脉瘤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224例,根据手术的不同时机进行分组,观察组(发病3天内手术)和对照组(发病3天后手术)均在全麻下接受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栓塞效果、手术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①观察组动脉栓塞成功率高达98.21%,对照组动脉栓塞成功率为71.43%,观察组动脉栓塞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8.9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8.7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晚期手术对比,早期施行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更加满意,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对脑动脉瘤破裂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埃兹蛋白(Ezrin)、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p65、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胃癌组织及区域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6例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标本的Ezrin、NF-κBp65、ICAM-1表达情况,比较其在区域转移淋巴结与原发肿瘤中的差异,并对3种蛋白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Ezrin、NF-κBp65在胃癌区域转移淋巴结中表达均强于原发灶(P<0.05);Ezrin、NF-κBp65在两种组织中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在胃癌组织中Ezrin与NF-κBp65、NF-κBp65与ICAM-1表达均存在正相关性(r=0.3894、0.3649,P<0.05),在区域转移淋巴结组织中各蛋白质间未发现明显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3022,0.2756,0.2928,P>0.05)。结论 Ezrin蛋白表达在胃癌转移过程中发生变化,这可能是促进胃癌转移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