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评价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矫形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2月对我院15例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行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手术治疗,术前仅1例严重脊柱侧后凸患者行头盆环牵引。男6例,女9例,年龄13~18岁(16.1±1.6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3例,特发性11例,神经纤维瘤病性1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44°(102.5°±17.6°),侧凸的柔韧性为6.4%~28.5%[(21.56±5.70)%];后凸50°~95°(68.1°±15.3°),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2.0~6.8cm(3.40±1.37cm)。术前四肢肌力及感觉均正常。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椎板楔形截骨5.20±0.56个(4~6个),松解椎间隙5.20±0.56个(4~6个),手术时间6.1~7.9h(7.00±0.51h),术中出血量1050~2500ml(1450.0±521.3ml)。术后侧凸Cobb角18°~40°(28.0°±6.6°),矫正率72.5%;后凸22°~42°(27.8°±6.1°),矫正率58.4%;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cm(0.85±0.74cm),矫正率72.8%。随访25~41个月(33.1±5.4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19°~43°(30.0°±6.9°),矫正率70.6%;后凸22°~42°(28.6°±6.5°),矫正率57.2%;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2.3cm(1.10±0.72cm),矫正率71.3%。无胸膜破裂,无假关节形成,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矫正度无显著丢失。1例患者术前骨盆牵引发生钉道感染,经局部换药及抗生素应用,2周后感染控制;1例术后第3天发生十二指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采取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左侧卧位,术后2周痊愈;1例T4左侧椎弓根螺钉侵入椎管压迫神经,术后5h发生左下肢不完全性瘫痪,术后8h去除T4左侧椎弓根螺钉,术后5个月左下肢功能完全恢复。结论:采用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不需要剥离椎体侧方胸膜,手术解剖层次表浅和创伤小,不仅有助于增加脊柱柔韧性,而且可提供足够的压缩和闭合空间来矫正脊柱侧后凸,能获得良好的脊柱三维矫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高髂嵴连线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记录手术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ODI和疼痛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透视次数为2~4次;手术时间为35~100min;住院时间为3~5 d。患者均随访12个月。术后1 d和术后1、3、12个月O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1)。术后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26/27。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高髂嵴连线的患者,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儿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严重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严重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儿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关节外露患儿50例。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6cm×11cm,最大9cm×16cm;全部采用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其中腹壁下动、静脉与胫前动、静脉吻合26例,腹壁下动、静脉与足背动、静脉吻合14例,腹壁下动、静脉与胫后动、静脉吻合10例。皮瓣面积最小7cm×12cm,最大10cm×17cm,皮瓣供区全部直接缝合。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供区与受区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30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好,质地柔软,外形不臃肿,足踝功能恢复良好,患儿行走良好。结论应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可良好修复儿童足踝部严重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较前明显延长,癌症对人类的威胁也日益突出,其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身患癌症的患者一方面需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也要面对巨大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26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疗效满意。健侧小腿经临床观察与多普勒检查和血管造影证实胫后动脉通畅。结论利用旋股外侧动脉“Y”形血管蒂与健侧小腿胫后血管吻合,可以修复患侧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26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疗效满意.健侧小腿经临床观察与多普勒检查和血管造影证实胫后动脉通畅.结论 利用旋股外侧动脉"Y"形血管蒂与健侧小腿胫后血管吻合,可以修复患侧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桥式交叉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桥式交叉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8例。软组织缺损范围最小28cm×9cm,最大23cm×20cm。术后两下肢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于平行位,3周断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有1例因皮瓣过大皮瓣远端尖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10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骨折6~7个月愈合。结论该方法特别适宜小腿因严重创伤后肢体仅残留有1根主干血管,局部带蒂皮瓣不能修复的巨大创面,必须应用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的患者。在修复患肢缺损同时把健肢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踝上皮瓣在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于2007年2月至2008年7月采用前踝上皮瓣修复前足部外伤致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关节、肌腱外露患者25例。皮瓣面积9cm×7.5cm~6cm×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血管危象发生。术后2~13个月有20例得到随访。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外形满意,能走路且较稳。踝上供区植皮愈合良好,无破溃发生。结论认真研究前踝上皮瓣的解剖特点,熟练掌握皮瓣切取方法,应用前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中可以解决前足缺损修复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10.
 手术通常为肺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其风险也随年龄增加而有所增大。对老年人肺癌治疗应全方位评估手术治疗的风险以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通常的术前评估包括肿瘤分期、心肺功能评估、营养状况评估等,常采取的手术方案包括局部切除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