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致结肠穿孔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不同原因的结肠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例中死亡5例(占22.7%)。3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中2例行破裂肠管切除、远端关闭、近端结肠造口术,死亡1例。1例纤维结肠镜检致横结肠穿孔,行肠穿孔裂孔修补术。11例癌性结肠穿孔:4例采用Ⅰ期切除吻合,7例分期手术,其中死亡3例。1例乙状结肠扭转肠坏死穿孔,经分期手术而治愈。6例外伤性结肠破裂:3例采用Ⅰ期切除吻合,2例分期手术治愈,死亡1例。结论 结肠穿孔的手术方式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治疗上应当个体化,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腹腔污染程度、穿孔病因来决定手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波提取、超声提取、醇与水回流提取3种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的处方进行提取,以总黄酮醇苷、二苯乙烯苷、丹酚酸B含量及干膏率作为考察指标,运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质量指标的比较。结果:最佳工艺为醇与水回流提取,12倍量料液比,回流提取1 h,提取2次。结论:醇与水回流提取工艺优于微波提取及超声提取工艺,且该方法实际可行,成本可控,可实现大生产。  相似文献   
4.
庄彪  倪熊  瞿惠龙  邹奇  陈杰 《上海医学》2012,35(11):973-974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老年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生率为10%~30%[1]。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梗阻性结肠癌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以术前诊断延误率高、晚期病例多、并存疾病多、术后并发症多为特点,其手术危险性高于其他年龄组。上海市浦东医院自2009年1月―2012年7月共收治39例年龄≥70岁确诊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sssociated lympoid tissue lymphoma,MALT)属于淋巴结以外与黏膜组织相关的一种淋巴组织肿瘤性疾病,好发于胃肠道,肿瘤生长缓慢,病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3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LC+LCBDE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46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ERCP/EST+LC(ERCP/EST+LC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近期结石复发率,住院费用及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3.5%vs 89.2%),中转开腹率(6.5%vs 5.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7%vs 8.1%),近期结石复发率比较(5.2%vs 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联合LCBDE与LC联合ERCP/EST对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样有效,LC联合ERCP/EST可缩短手术时间,但在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不如LC联合LCBDE,两种微创方式都有其各自的适应证,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并分析本院临床诊治的胆囊坏死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32例胆囊坏死。结果 32例患者中,23例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导致,8例由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引起,1例为胆囊扭转所致。结论应根据胆囊坏死的病因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邹奇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6):43-43,12
目的分析总结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经验,旨在进一步提高该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illrothⅠ式吻合3例,BillrothⅡ式吻合39例。结果 42例消化性穿孔患者在住院期间无手术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6例出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8~15d后痊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孙梦锦  戴鑫汶  邹奇 《中成药》2021,(1):177-181
目的优化茯苓圆杞固体饮料处方,并测定其吸湿性。方法以外观、澄明度、溶化性、色泽、口感等为评价指标,采用等级一致性检验法筛选稀释剂、矫味剂、润湿剂种类及其用量;以溶化性、颗粒收率、休止角(流动性)等为评价指标,筛选助流剂种类及其用量。测定吸湿速度、临床相对湿度。结果最优处方为干浸膏1.0份,稀释剂(冰糖)1.5份,矫味剂(甘露醇)1.5份,润湿剂(95%乙醇)制软材,分装前加入助流剂(2%PEG4000),固体饮料成型性良好,外观、澄明度、溶化性、色泽、口感均得到改善。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固体饮料吸湿速度动力学方程均满足幂函数模型,在88.2%时拟合效果最好(R2=0.9955)。生产过程中环境相对湿度在65%以下,暴露在空气中操作的最长时间不超过48 h,可保证固体饮料吸水量低于5%。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满足茯苓圆杞固体饮料的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