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月骨及其周围脱位的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8月11例(12腕)月骨及其周围脱位诊治过程及手术治疗,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9~44岁,平均36岁.月骨前脱位3例,经舟状骨骨折背侧型月骨周围脱位8例(9腕),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Mayo Modified Wrist Score功能评价,优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 月骨及其周围脱位临床仍存在较高的误诊率,手术是治疗月骨及其周围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
一期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至2007年7月治疗胸腰段及腰椎结核18例,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36.7岁,平均病程9个月,均为初治患者。T11-L2节段10例,L3-58例,病变位于1个节段者7例,2个节段11例,术前Cobb′S角23°69,°平均38.3°。均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前路经胸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术前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拍片显示植骨及内固定物位置良好,Cobb′S角平均14.30。18例患者获平均25个月随访,植骨均在4-6个月达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Cobb′S角平均15.1,°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脊髓功能恢复良好,按F rankel分级,术前C级3例,术后恢复到D级1例,E级2例,D级4例均恢复至E级。无结核复发。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在病变节段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病灶清除植骨,有利于前路手术的操作安全,避免植骨块的松动、脱出,植骨稳定,融合率高,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8年6月共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患者21例,术前圴为不全损伤,JOA评分平均9.2分,均无骨折脱位。单节段9例,两节段11例,三个节段1例。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脊髓功能均有改善,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8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钛钢板螺钉松动、移位及断裂。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4.8分,平均术后改善率为71.8%。结论:应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的疗效确切,早期手术脊髓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例数的增加 ,术后椎间盘炎成为较常见的并发症 ,该症患者腰痛剧烈 ,痛苦极大 ,治疗时间长。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早解除腰痛 ,最终达到病变椎间隙的骨性愈合 ,而完全消除腰痛。 1984年 8月~ 2 0 0 2年 5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13 5例 ,发生术后椎间盘炎 13例 ,占手术例数的 1 15 % ,外院转入 3例 ,共计 16例。保守治疗 10例 ,手术治疗 6例 ,均取得良好结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2 6~ 5 3岁 ,平均 3 8岁。均发生于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后 ,最短术后 5d ,最长 2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Y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项城市中医院采用切开复位Y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30例(32足),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20例22足,Ⅲ型8例8足,Ⅳ型2例2足。结果: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切口部分皮肤坏死1例1足,经换药后自行愈合,无钢板外露及感染病例。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优11足,良19足,可2足,优良率93.7%。结论:对跟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行切开复位Y形接骨板内固定疗效确切,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脊柱不稳的重建方法和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椎间植骨选择.[方法]选择收治的腰椎段不稳患者78例,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行椎问自体髂骨块植骨,实验组行椎间自体棘突椎板连接处结构植骨.对两组患者术后融合率、融合所需时间以及疼痛改善和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应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融合率、融合所需时间、疼痛缓解评分程度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术后随访时(6个月,12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椎体滑脱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在维持椎间隙高度及减少腰椎滑移危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棘突根部与椎板连接处结构椎问植骨融合治疗脊柱不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9.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森  邹坤明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078-2080
[目的]对比观察传统腰椎间盘切除术(COLD)与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闻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随机分为COLD组及MED组,每组46例,分析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活动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MED组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COLD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O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CO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LD与MED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方法,MED作为微创手术,其具有术中出血少,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活动时间短等优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例确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所行的手术多节段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术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20例患者总的治疗优良率为70%,行多节段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术的12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6.7%,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8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5.0%。两种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异(χ2=0.159,P=0.690)。结论前路手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的效果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