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缺血冉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至今依旧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自1986年Murry等首次发现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现象,20多年来大量实验证实预处理具有强大的抗I/R损伤作用,被认为是内源性心肌保护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同瑞芬太尼对麻醉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外科于全麻下行“疝修补术”的167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麻醉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85例(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82例(瑞芬太尼麻醉),评价术前、拔管后0.5、1.0、2.0h及3.0h的简易智能状态测验(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术后警觉/镇静视觉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sedation,OAA/S).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苏醒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个时点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术后2.0h时MMSE评分提高至术前水平.结论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3.
肝脓肿是由于肝脏受感染后未及时正确处理而形成的脓肿,包括细菌性(PLA)和阿米巴性,目前后者已十分少见。随着城乡生活情况的改善,抗生素的发展应用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PLA的病因和治疗手段均发生了改变,现将闽东医院1990年~2002年收治的PLA患者64例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婴儿唇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唇腭裂患儿,ASAⅠ-Ⅱ,年龄3-10月,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七氟醚组以7%七氟醚+氧气3 L/min面罩吸入诱导;氯胺酮组静脉注射氯胺酮2.5 mg/kg诱导。患儿入睡后2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 mg/kg,经口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七氟醚组持续吸入1%-3%七氟醚,氯胺酮组分单次追加氯胺酮1 mg/kg。2组术中各追加1次芬太尼1μg/kg。记录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术中及拔管后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全程观察有无咳嗽、屏气、喉痉挛、分泌物增加,术后躁动或嗜睡的发生。结果2组麻醉诱导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苏醒时间七氟醚组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1)。七氟醚组诱导后HR明显慢于氯胺酮组(P〈0.01),MAP低于氯胺酮组(P〈0.01)。氯胺酮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七氟醚组(P〈0.01)。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婴幼儿麻醉诱导迅速、苏醒快、无术后躁动和嗜睡现象,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麻醉效果好,安全可控,明显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麻醉后外周血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普外科行上腹部手术的住院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9例,手术前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μg/kg经静脉泵输入;对照组36例,予泵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两组均采用丙泊酚、维库溴铵、舒芬太尼诱导麻醉,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外周血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及外周血NGF、BDNF mRNA的表达量。结果麻醉后两组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认知功能在6、24、72 h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NGF、BDNF浓度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对照组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实验组手术后NGF、BDNF mRNA的表达量较手术前均明显升高,对照组较手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促进七氟烷麻醉后NGF、BDNF的表达,修复神经细胞,保护神经功能,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病择期开腹手术患者60例,全麻手术后完全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20例。A组应用舒芬太尼100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应用舒芬太尼50μg+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至100ml;C组静脉单次注射哌替啶。分别记录3组手术前(T0)、术毕气管拔管后10min、术后1、6、12、24、48h的HR、BP、SPO2以及视觉模拟(VAS)和Ramesay镇静评分。观察3组术后镇痛的疗效和降压药应用的情况,以及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A、B2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术后1、6、12、24h的VAS评分[分别为A组(2.1±0.7)分、(2.2±0.5)分、(2.3±0.8)分、(1.4±0.3)分、(1.6±0.5)分,B组(2.2±0.4)分、(2.1±0.3)分、(2.2±0.5)分、(1.3±0.6)分]均低于C组[(7.3±0.8)分、(6.8±0.7)分、(8.5±0.2)分、(6.6±0.4)分、(6.7±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A组〉B组〉C组;A、B和C组应用佩尔地平降压的患者分别为5%、10%和4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能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而且不良反应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少有呼吸抑制,并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水平并减少降压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β;NRG-1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灰质梗死周围区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NRG-1β给药组,NS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MCAO/R),分别于MCAO/R后1 d组,3 d组和7 d组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斜板实验:测大鼠随意运动功能及RT-PCR法观察GAP-43 mRNA的表达。结果NRG-1β组3 d和7 d,GAP-43 mRNA表达较NS对照组和空白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G-1β注射后7 d,神经功能也有改善。结论神经调节素促进大鼠脑灰质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大鼠随意运动和提高GAP-43 mRNA表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七氟烷不同吸入浓度与时间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远期影响.方法 7d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C组)、5.1%七氟烷1.3 h组(S组)、3.4%七氟烷2h组(M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