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硬膜外封闭治疗无效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多次硬膜外封闭治疗后再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不佳的原因。方法 收集经多次硬膜外封闭治疗后再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观察术中探查椎管内的结果及其分析。结果 经多次硬膜外封闭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病例,绝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硬膜神经根粘连及脊前静脉丛淤血和血管怒张,手术难度加大,并指出粘连是影响要椎间盘摘除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结论 硬膜外腔封闭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不可长期、反复的使用,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  相似文献   
2.
3.
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重症胸外伤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其所致ARDS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通过对327例重症胸外伤并发51例ARDS的治疗,探讨重症胸外伤导致ARDS相关临床危险因素[3-4],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贺云飞  闫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90-489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失调病,没有季节区分,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以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高。由于本病的患病率高、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50岁以上中心性肥胖、有烟酒嗜好属高发人群。目前,糖尿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中老年人调整饮食结构和运动疗法辅以药物治疗,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加大了对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普查、建立档案工作,现将1年来的工作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统计60例糖尿病中男40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2∶1,其中:干部21例,城镇居民30例,农民9例。年龄:50岁以下3例,51岁~60岁17例,61岁~70岁31例,70岁以上9例。合并有高血压的24例,占病例总数的40%,合并有冠心病的18例,占病例总数的30%,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有16例,占病例总数的10%。60例中有口服降糖药的24例,注射胰岛素12例,其他均为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2社区管理和健康教育2.1社区管理我院组织建立糖尿病活动中心,定期组织患者学习,集体授课,观看录像碟片中专课讲授,发放健康小读本(包括高血压等8种慢性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32P胶体在膝关节慢性滑膜炎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 对24例共32个膝关节腔注射32P,其中15个关节在1-2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注射,32P剂量为222MBq。对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缓解程度、肿胀消退程度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愈率59.3%,总有效率93.75%。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进行个性化塑形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08年6月,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颅骨缺损患者20例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3岁。术前将其颅骨缺损前后CT数据在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三维重建,采用颅骨缺损部位的三维几何模型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补片几何形状,制作出凸凹2个模具,利用模具将颅骨修补材料钛网压制成形,用成形好的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另选20例颅骨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塑形、麻醉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减少,术后无一例出现因塑形欠佳造成的并发症,复查头颅CT修复以后的颅骨形状与原颅骨形状完全一致。结论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应用CAD/CAM技术塑形颅骨修补材料实现了个体化配置修补颅骨缺损,使患者颅骨修补后头颅形状最大限度恢复生理原貌,患者满意度100%。此方法重复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贺云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075-3075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 对60例脑干梗死患者,在发病1周内行HRV监测,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延髓梗死患者的HRV明显降低(P<0.05);而脑桥梗死时无此改变(P>0.05).结论 与桥脑梗死患者相比,延髓梗死患者的HRV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提示延髓梗死患者具有更高的心血管风险.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12岁。8楼顶坠落(高约24m),致伤颈胸部、双下肢等全身多处,伤后30min入院。查体:体温:38.2℃,心率:130/min。呼吸:24/min,血压:90/60mmHg,血氧饱和度88%。呼吸急促,神情淡漠,右侧胸壁塌陷,反常呼吸,有骨擦感,双肺呼吸音粗,右肺闻及湿哕音;右小腿、足畸形,胫骨中段、跟骨开放性骨折,右小腿中段以下感觉消失,右足肿胀,发绀,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左髋部活动受限,左膝畸形,有骨擦感;四肢湿冷,皮肤苍白,四肢肌力3级。双侧Hoffman征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常见软组织军事训练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因军事训练致肩关节、膝关节、腰椎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在我院就诊的患者84例,其中肩关节周围损伤20例,膝关节损伤32例,腰部扭伤15例,下肢肌肉拉伤17例。均行X线、MRI以及高频超声检查。X线检查排除骨折,记录患者伤痛部位高频超声及MRI表现,对比分析高频超声在诊断肌肉、肌腱、韧带损伤中的准确率。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结果显示,单纯滑囊、滑膜炎,超声检出阳性9例,核磁共振检出阳性11例;检出肌腱、韧带损伤,超声阳性19例,核磁共振检出阳性21例;半月板损伤高频超声检出阳性6例,核磁共振检出阳性10例;肌肉拉伤患者中,超声检出阳性15例,核磁共振检出阳性16例。高频超声检查肌肉损伤、滑膜滑囊炎、肌腱韧带损伤与核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诊断半月板损伤中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军事训练导致常见的浅表肌肉、肌腱、韧带损伤以及滑膜滑囊炎症,采用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肌肉肿胀、水肿、韧带撕裂、炎症等表现,高频超声可作为软组织军事训练伤中的重要影像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2013年5—10月,某部在甘肃西部戈壁滩野外驻训期间,共发生伤病318例。现将伤病防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驻训期间共发生伤病318例,均为男性;年龄18~42岁,平均20.1岁。伤病分类:外科伤病161例,皮肤科疾病98例,内科疾病59例。排在前3位分别为训练伤102例(32.1%),日光性皮炎及过敏性皮炎74例(23.3%),上呼吸道感染41例(12.9%)。1.2防治方法 (1)训练伤经检诊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