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农村基层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总结本院12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与105例传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患者仅感切口轻微疼痛,复发率小,术后并发症轻,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切口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复发率高,术后并发症多。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方便,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小,其优点远大于传统疝修补术,是治疗疝的一种好方法,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开放性后人路无张力疝修补术9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放性后入路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罗坑镇中心卫生院及江门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施行开放性后入路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9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初发疝为(45±11)min,复发疝为(46±11)min。术后尿潴留5例,阴囊血肿4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无明显切口局部不适感,无慢性神经痛。结论开放性后入路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安全可行,尤其适合于复发性疝、双侧疝和合并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需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技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疝复发率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3周均恢复日常活动和体力劳动。术后精索肿胀7例,尿潴留4例,阴囊积液2例,股内侧皮肤灼痛1例。疝复发3例。结论: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腹腔肝动脉以及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灌注以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分支血管灌注不良分型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80例(腹腔肝动脉血管灌注100例,肠系膜上动脉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d、10d、15d后治疗效果评分以及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状况。结果:腹腔肝动脉血管灌注中观察组患者治疗5d、10d、15d后治疗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系膜上动脉中观察组患者治疗5d、10d、15d后治疗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肝动脉血管灌注中术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状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系膜上动脉中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状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分支血管灌注不良分型的应用及其临床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分支血管灌注不良分型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术后局部复发率及复发形式,分析ISR术后复发原因,探讨ISR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范围。方法对施行ISR病人34例随访,据临床表现、肛门指诊、B超、X线、CT或MRI、CEA等资料诊断早期复发及复发形式,分析复发原因。结果 3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9~48个月)。复发7例(20.59%),复发平均时间9个月(4~26个月),其中吻合口及其周围复发5例,淋巴结复发6例,系膜复发1例,盆腔其他部位复发1例。复发病例中,低分化腺癌2例,黏液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3例;肿瘤直径3.5~4.0cm 2例,>4.5cm 5例;DukesB期3例,DukesC期4例。结论 ISR术后局部复发率不高,手术指征正确及手术范围足够是降低ISR术后局部复发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ROX-1及Ki-67在胆管癌中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伴淋巴结转移29例,无淋巴结转移17例)癌组织与23例胆管良性病变患者胆管组织中PROX-1及Ki-67的表达,分析PROX-1及Ki-67的表达与胆管癌淋巴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PROX-1与Ki-67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在良性病变胆管组织、无淋巴结转移胆管癌组织、伴淋巴结转移胆管组织中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均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胆管癌组织中PROX-1与Ki-67表达正相关(r=0.831,P<0.05)。 结论:PROX-1与Ki-67的高表达与胆管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且两者表达量之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改良与传统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改良与传统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改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实验组)37例及同期行传统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4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两组在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和减黄时间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肛门排气、进食时间以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较传统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近、远期疗效优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 B4在人肝内胆管癌(I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4例ICC患者癌组织(ICC组)、癌旁胆管组织(癌旁组)及1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管组织(结石组)中Erb B4的表达,并分析Erb B4表达与I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Erb B4的强阳性表达率在ICC组中为75.0%,明显高于癌旁组(45.8%)和结石组(37.5%)(均P0.05);且ICC组胞核Erb B4阳性表达率高于另两组(均P0.05),而胞膜与胞质Erb B4阳性表达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b B4的高表达与IC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结论:Erb B4的表达增高与核内移与ICC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轻量型网片与重量型网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术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到2008年间我院158例病人接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使用轻量型网片(小于30g/m^2)89例使用重量型网片(80~110g/m^2)69例,术后早期及远期对病人进行随访与评估术后结局的变化。结果:158例病人术后1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随访发现轻型网片在术后疼痛不适异物感,远期慢性疼痛及剧烈运动的影响明显小于重量型网片。结论:轻量型网片可以显著减少术后疼痛不适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