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新形势下如何将建设平安社区医院推向更高科学化水平成为重大实践性课题。从建设平安社区医院现实意义进行分析,重点阐述建设平安社区医院要围绕民生问题入手,最终强调建设平安社区医院必须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远期随访探讨青年臀肌挛缩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2年3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20~28岁双侧臀肌挛缩症19例,行挛缩组织松解术,术中保证髋关节极度内收内旋位时无弹响,屈髋>130°,内收>15°.结果 经2~7年的随访(平均4.5年),疗效优3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 术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67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均采用肘关节后正中入路尺骨鹰嘴"V"型截骨、重建钢板固定肱骨远端内外侧柱,使之与构成三角形底边的肱骨远端相固定以重建其三角形框架稳定性。除2例因严重粉碎骨折致髁间部分关节面骨块缺损术后石膏固定2周外,其余患者均于术后第3天在CPM辅助下进行关节伸屈功能锻炼。结果 6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2~50个月,平均27个月。均达骨性愈合且无肢体不等长,均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内固定物断裂,骨折愈合时间2.7~4.9个月,平均3.7个月。至随访结束时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伸(20±3)°,屈(135±9)°,旋前(80±5)°,旋后(75±6)°。按照Cassebaum标准行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32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1%。结论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结合AO双柱理论可重建肱骨远端C型骨折稳定性,利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但是有关其疗效的文献所涉及的病例数较少。目的:进一步验证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局麻下对62例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8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5~7.1mL。随访均超过3个月,进行各项指标观察。结果与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随访时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成形前显著改善(P<0.01)。患者均无椎体后凸成形中、成形后死亡和脊髓神经脏器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纵韧带后方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于椎间隙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椎体的高度平均恢复75%以上,所有患者椎体后凸成形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稍有腰痛,口服止痛药有效。末次随访椎体高度经X射线片检查与椎体后凸成形后比较无改变。证实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有限切开结合镜下锚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29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结合关节镜下锚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22例,女7例;年龄35~64岁,平均(45.2±1.5)岁;均为单侧髌骨下极骨折,右侧19例,左侧10例;根据Roc...  相似文献   
6.
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皮瓣血管蒂的旋转点分别设计在胫后动脉3个粗大且恒定的皮穿支处,距内踝上方8.3、14.8、23.1cm,以隐神经、大隐静脉走行方向为轴线。皮瓣切取面积15cm×9cm-6cm×4cm。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个月~1年,皮瓣质地满意。2例皮瓣远端1/4坏死。3例皮瓣有水泡,边缘坏死。结论该术式扩大了皮瓣切取面积与修复范围,设计灵活,血供可靠,旋转弧度大,能满意地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7.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但是有关其疗效的文献所涉及的病例数较少。 目的:进一步验证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局麻下对62例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8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5~7.1 mL。随访均超过3个月,进行各项指标观察。 结果与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随访时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成形前显著改善(P < 0.01)。患者均无椎体后凸成形中、成形后死亡和脊髓神经脏器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纵韧带后方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于椎间隙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椎体的高度平均恢复75%以上,所有患者椎体后凸成形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稍有腰痛,口服止痛药有效。末次随访椎体高度经X射线片检查与椎体后凸成形后比较无改变。证实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中骨肿瘤的恶性程度与反应区大小的关系,从而确定肿瘤的最佳切除范围。方法选取38例骨肿瘤患者,术前通过对肿瘤侵袭范围的MRI测量确定肿瘤的边界,术中从肉眼边界向截骨端做连续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直到发现骨肿瘤细胞消失,作出病理诊断,记下切片的数值,测量反应区的长度。结果通过MRI测量肿瘤的边界与通过病理明确反应区长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术前通过MRI测量在骨肿瘤的手术切除范围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11月多中心搜集200例OPL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特点(JOA评分),参照颈椎正中矢状位CT计算OPLL椎管占位率,同时对OPLL患者进行分型及观察骨化椎体情况。对OPLL占位率与JOA评分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PLL椎管占位率为19.8%~60.3%,平均42.9%;JOA评分4~15分,平均10分。线性回归显示,OPLL椎管占位率与JOA评分呈负相关(P<0.01)。节段型94例,混合型46例,连续型23例,局灶型37例,C3和C4椎体骨化次数最多。结论 OPLL的临床表现与椎管占位率有密切关系,椎管占位率越大,临床症状越严重。C3、C4为最常见骨化椎体,有脊髓压迫症状的OPLL以节段型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的遗传关联性.方法 OPLL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0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分析BMP-4上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6007C>T(rs17563),-5826G>A(rs1957860), 3564C>T(rs2855532)和IVS-160C>T(rs207104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 两组间位点rs17563、rs2855532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中rs17563带C+基因型与C-基因型骨化椎体数量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前者骨化椎体数量明显少于后者;rs2855532 T+基因型与T-基因型骨化椎体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骨化椎体数量多于后者.余两位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MP-4基因的两个单核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rs2855532等位基因型突变与OPLL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