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烧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浅Ⅱ度、深Ⅱ度 烧伤创面、残余创面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清 创 后应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涂于创面的表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共治 疗119例烧伤患者(即222个创面),包括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残余小创面及供皮区创面 ,并观察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表面细菌培养用药前与用药中的情况以及复方磺胺嘧啶锌 涂膜剂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 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0.25±1 .6 9)天完全愈合,对照组(13.15±2.03)天愈合;深Ⅱ度创面治疗组(18.10±2.72)天愈合 ,对照组(21.2±3.64)天愈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前细 菌培养阳性率是38.8%,治疗中降至9.0%;对照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7%,治疗 中降至25.4%;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未出现疼痛、过敏反应 和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烧伤创面可促进上 皮 化、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防治创面感染,该药应用简便、适用于社区、基层常见的中、小 面积浅度烧伤治疗。  相似文献   
2.
背景:颜面部打包植皮是传统的皮片固定方法,但在皮片的固定、成活质量、术后皮片挛缩及外观上存在不足,应不断完善。 目的:试验拟观察应用改进的金属框架打包植皮法对提高颜面植皮成活质量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试验,于2003-01/2007-12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完成。 对象及材料:选择本科收治的颜面部烧伤和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平均年龄(37±18)岁。手术植皮部位32处,面颊部8处,眼睑部20处、口周部4处。手术中应用的金属框架材料为医用不锈钢材质的1.0~1.5号克氏针,消毒后术中根据植皮创面形状用钳子弯制而成;术中应用的橡皮筋和回形针为普通文具用品,经环氧乙烷消毒后应用。 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金属框架打包植皮法于32处面部进行植皮,最大植皮面积为18 cm×10 cm。常规植皮缝合后周边应用1.0~1.5号克氏针按创面形状制成环形金属框架,随后打包固定移植皮片,三四周拆除金属框架。 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拆除打包包扎时,观察记录皮片成活情况,包括皮片成活率、植皮边缘是否有边缘突起中央凹陷的“火山口现象”;术后三四周拆除金属框架时,观察皮片是否有小于框架的早期挛缩现象,并照相记录。对有可能进行长期随访的病例观察皮片长期的挛缩情况。 结果:23例患者32处创面,除1处因基底扩创不彻底部分皮片坏死外,其余31处创面植皮均成活良好,皮片平整,未出现边缘突起中央凹陷的“火山口现象”,至术后三四周拆除金属框架时,移植皮片面积与手术时维持一致,未出现早期挛缩。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皮片挛缩轻,外观满意。 结论:改进的金属框架打包植皮法可提高颜面植皮的成活质量,减轻皮片挛缩。  相似文献   
3.
金属框架打包植皮法在面部植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颜面部打包植皮是传统的皮片固定方法,但在皮片的固定、成活质量、术后皮片挛缩及外观上存在不足,应不断完善.目的:试验拟观察应用改进的金属框架打包植皮法对提高颜面植皮成活质量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试验,于2003-01/2007-12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完成.对象及材料:选择本科收治的颜面部烧伤和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平均年龄(37±18)岁.手术植皮部位32处,面颊部8处,跟睑部20处、口周部4处.手术中应用的金属框架材料为医用不锈钢材质的1.0~1.5号克氏针,消毒后术中根据植皮创面形状用钳子弯制而成;术中应用的橡皮筋和回形针为普通文具用品,经环氧乙烷消毒后应用.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金属框架打包植皮法于32处面部进行植皮,最大植皮面积为18 cm×10 cm.常规植皮缝合后周边应用1.0~1.5号克氏针按创面形状制成环形金属框架,随后打包固定移植皮片,三四周拆除金属框架.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拆除打包包扎时,观察记录皮片成活情况,包括皮片成活率、植皮边缘是否有边缘突起中央凹陷的"火山口现象";术后三四周拆除金属框架时,观察皮片是否有小于框架的早期挛缩现象,并照相记录.对有可能进行长期随访的病例观察皮片长期的挛缩情况.结果:23例患者32处创面,除1处因基底扩创不彻底部分皮片坏死外,其余31处创面植皮均成活良好,皮片平整,未出现边缘突起中央凹陷的"火山口现象",至术后三四周拆除金属框架时,移植皮片面积与手术时维持一致,未出现早期挛缩.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皮片挛缩轻,外观满意.结论:改进的金属框架打包植皮法可提高颜面植皮的成活质量,减轻皮片挛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腕部环状高压电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 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6例腕部环状高压电烧伤患者,清创后采用腹部联合轴型皮瓣修复腕部创面,即用带部分腹直肌的脐旁皮瓣修复腕屈侧创面,其中腹直肌充填腕屈侧腔隙;下腹部皮瓣修复腕背侧创面,术后4~5周断蒂.供瓣区部分直接.拢缝合,部分在前鞘拉拢缝合后植皮修复. 结果 3例皮瓣术后成活良好;2例皮瓣下有液化坏死组织,经扩创愈合;1例皮瓣术后5周断蒂时出现腕部桡动脉栓塞,清创后立即行大隐静脉移植重建桡动脉后创面愈合.随访6个月~1年,患者腕部功能和外形恢复情况较好. 结论 带部分腹直肌的脐旁皮瓣联合下腹部皮瓣是修复腕部环状高压电烧伤创面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在约8 m高处作业时双手不慎与10 kV高压电线接触,致身体多处烧伤并坠落,着地后昏迷约10 min.被送至当地医院治疗,CT检查示双侧枕部硬脑膜外血肿、左侧枕叶挫裂伤,给予抗休克、左上肢切开减张等治疗.伤后5d转入我院.患者入院时意识清楚,精神差,诉头痛、视物模糊;创面分布于头颈项部、双手、左前臂及左肩部,枕部约有5 cm×4 cm头皮缺损,颅骨外露且部分炭化,周围见约10 em宽皮革样焦痂.入院诊断:(1)高压电烧伤,总面积为6%,其中深Ⅱ度1%、Ⅲ度1%、Ⅳ度4% TBSA (2)双侧枕部硬脑膜外血肿,左侧枕叶脑挫裂伤,部分硬脑膜缺损,部分颅骨全层坏死.见图1.伤后14 d头颅CT检查结果见图2.  相似文献   
6.
用培养的表皮细胞(角化细胞)同种移植覆盖烧伤创面可提供大量的皮源,但是否产生排斥反应尚不清楚。实验通过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血清细胞毒素抗体来研究培养的表皮细胞同种移植是否产生免疫排斥反应。选用15~20g的CBA和B_6雌性小鼠,将160只CBA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组1用甲氧氟烷吸入麻醉后在躯体左侧周围剃毛并切除3cm~2皮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MEEK植皮技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和适应症。方法应用MEEK植皮技术修复的1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8 h内来院并早期行MEEK植皮手术患者7例,3~7 d由外院转来患者5例。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全部成活,其中1次MEEK植皮创面完全愈合6例;MEEK植皮成活率>70%4例,成活率<50%及成活率<30%各1例。成活率不佳的主要原因均为感染。结论应用MEEK植皮技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确实,但有一定适应症,在临床工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病例施行。  相似文献   
8.
锌-金属硫蛋白对严重烫伤大鼠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严重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氧自由基损伤及锌-金属硫蛋白(MT)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分成正常对照组、延迟复苏组、MT治疗组、维生素C(VitC)治疗组,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和传统间接检测手段,观察伤后24、48h血浆及烧伤水肿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同时对心、肝、肾、小肠的组织形态及血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延迟复苏组血SOD含量下降,血及水肿液MDA明显升高,各脏器组织形态及血生化指标发生明显变化。MT治疗组较延迟复苏组SOD增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脏器组织形态及血生化指标改善,且优于VitC治疗组。 结论 严重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存在氧自由基损伤,应用锌-金属硫蛋白治疗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几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探讨改善创面微循环对创面愈合的意义. 方法 (1)对于笔者单位烧伤患者的深Ⅱ度创面,应用削痂疗法治疗614例、磨痂疗法治疗32例、清创后异体皮覆盖86例、外用磺胺嘧啶银后创面暴露1 836例、外用中药京万红烫伤膏包扎治疗408例.统计、分析各种疗法的治疗效果.(2)制作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伤后5 min内分别由其尾静脉注入等渗盐水(对照组,10只)、巴曲酶(治疗组,10只),创面均外用磺胺嘧啶银.测定两组大鼠伤前及伤后0.5-72.0 h的创面皮肤血流灌注单位,计算其伤后14、18 d的创面愈合率、收缩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两组大鼠创面愈合后的皮肤毛囊数. 结果 (1)削痂疗法术后2-3周创面愈合,其中烧伤总面积50%~79%TBSA的患者治愈率94.8%,总面积80%~98%TBSA者治愈率93.4%.磨痂疗法磨痂+异体皮覆盖术后(13.8±2.1)d创面愈合,无瘢痕形成.清创后异体皮覆盖其中82例患者术后(18.0±2.3)d创面愈合.外用磺胺嘧啶银后暴露其中1 658例患者用药后(26.0±3.2)d痂下愈合.外用京万红烫伤膏后包扎患者多有细菌感染,其中下肢创面愈合时间为(26.0±2.8)d.(2)治疗组大鼠伤后2.0-72.0 h创面局部血流灌注单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4、18 d,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创面收缩率接近(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伤后30 d,对照组大鼠真皮层中残存少量毛囊,数量明显少于治疗组(P<0.01). 结论深Ⅱ度烧伤后早期采用削痂、磨痂或清创后覆盖异体皮的方法处理创面,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愈合质量.使用巴曲酶可改善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加快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10.
生长激素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激素由垂体产生,对生长发育及代谢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重组DNA技术的应用,能够合成大量的生长激素,而且合成的生长激素与垂体内源性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及药物动力学无异,使得生长激素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因此,生长激素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成为近些年来十分重视的热门课题。我们就生长激素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 生长激素可改善严重烧伤病人的代谢状态生长激素是一种合成激素,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样因子I(IGFI)产生作用[1]。它可以促进机体氮潴留,增加蛋白质合成及脂肪分解,一些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