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17、CD34、SMA和S100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表达。结果:30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直径1.0~18cm,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87%(26例)和63%(19例),S-100基本没有阳性表达。SMA仅1例肿瘤细胞出现灶状阳性。结论:根据肿瘤大小、细胞形态、核分裂像,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遗传性特征,对于正确诊断GIST,防止误诊及正确的治疗及其关键。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FHI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HIT(Fragile histidine traid)基因是Ohta等[1]于1996年用外显子捕获法克隆出的一种新的候选抑癌基因。已有研究发现,FHIT基因的缺失、异常转录和异常蛋白的表达和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Caspase为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yl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的简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1年8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18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18例均达到了直肠全系膜切除,其中保肛手术10例,Miles手术8例,手术环形切缘均阴性,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率72.22%(13/18),左侧输尿管损伤1例,目前随访患者无肿瘤局部及远处转移。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在盆腔深部间隙内是可行的,使深部操作简单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在医院接受的呼吸道感染的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应用加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加替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能够缩短疾病恢复时间,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被切断后胃自主蠕动功能丧失,胃大弯侧起搏点部分或全部丧失,胃研磨食物的蠕动运动丧失,引起胃内固体食物滞留时间延长,特别是毕Ⅱ式术后胃与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不复存在,此时食用不易消化的固体食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刀对86例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8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出血6ml,平均手术时间28min,无中转开腹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超声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2010年8月—2012年8月笔者采用不加抗凝剂自体血回输的方法抢救复合损伤腹腔内出血患者38例,其中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抢救31例,延安市志丹县人民医院抢救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2~6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理想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以改善肝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62例),2组围手术期前3 d至手术后10 d常规静脉滴注极化液、维生素K、复方氨基酸治疗,观察组除此之外术后3 d使用绿甘氨及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2组手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对肝功能改善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手术后3 d白蛋白均下降,分别为(32.13±15.21)、(31.93±13.14)g/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05),以后逐渐回升.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10 d检测白蛋白分别为(36.70±10.23)、(33.63±8.18)g/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5),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128.47±86.34)μmol/L,结合胆红素(192.50±80.36)μmol/L]、碱性磷酸酶[(138.67±65.38)U/L]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6.23±18.26)U/L]恢复明显,较对照组[(134.26±82.56)、(233.27±132.43)μmol/L,(276.33±108.41)、(77.33±20.2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4、2.14、8.48、3.15,P均<0.05).结论 绿甘氨配合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月手术治疗26例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结果.结果:根治性切除率30.8%(8/26),中位生存期为22.6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52.1%、33.6%.姑息切除率39.2%(10/26),中位生存期8.5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9.2%、14.6%,胆管-空肠内引流术6例,胆道支撑管外引流2例,中位生存期6.2月,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27.1%、8.1%.手术切除组明显优于引流组.结论:胆管癌早期根治性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案,姑息性手术也是目前重要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病史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本院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12例胃癌患者及同期我院体检的550例健康人群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组间胆囊结石患病率、胆囊切除百分率的差异。进一步以胃癌临床病理指标分不同亚组,分析不同亚组间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发病率有无差异。结果:胃癌组有51(10.0%)例存在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其中胆囊结石35(6.8%)例,胆囊切除术16(3.1%)例。而对照组中有35(6.4%)例存在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其中胆囊结石31(5.6%)例,胆囊切除术4(0.7%)例。统计结果显示病例组胆囊切除术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胆囊结石发病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年龄、胃癌部位、病理类型、性别构成比等临床因素分为不同亚组,结果显示不同因素亚组中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患病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胆囊结石行保守或手术治疗均不影响日后胃癌发生早晚、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结论: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存在的胆汁排泄改变与胃癌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但并不影响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病史是否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仍需要大量临床病例观察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