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症矢状位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L5峡部裂型滑脱症病人腰骶部的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05年12月资料完整的L5峡部裂型滑脱症76例,男32例,女44例;年龄12~68岁,排除其他腰椎节段病变及下肢畸形,在包含双侧股骨头的腰椎站立位侧位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骶骨水平角(SS)、腰骶角(LSA)及滑移度等参数,并与30例健康成人比较,用t检验比较滑脱病人与健康成人、轻度滑脱和重度滑脱病人各参数之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P<0.05)。[结果]根据M eyerd ing分类,轻度滑脱53例(Ⅰ、Ⅱ度),重度滑脱23例(Ⅲ、Ⅳ度)。腰椎滑脱患者的PI、LL、SS、LSA均较健康成人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滑脱病人的PI、LL、LSA均较轻度滑脱的病人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PI与滑移度、SS、LL及LSA有显著相关性,LSA与滑移度、SS与LL有显著相关性,但SS与滑移度无显著相关。[结论]骨盆的矢状位形态对滑脱的发展有直接影响,PI越大,发生滑脱的风险越大,PI、LSA越大,滑脱进展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5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站立位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动力位X线片和腰椎MRI等影像学资料及其临床特点。结果:同节段突出36例,相邻节段突出6例,同节段突出合并相邻节段突出10例。20例存在腰椎失稳,2例合并腰椎滑脱,腰椎失稳主要发生在L4/5节段,与手术方式及椎间隙狭窄程度相关。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多伴有椎间隙狭窄和节段性失稳,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要兼顾减压和稳定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72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中,11例行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40例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21例一期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二期后路椎板减压术.结果:平均随访26.4个月,8个月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及最后随访时脊髓运动功能ASIA评分分别为32.54、56.47、85.28分;感觉功能评分分别为71.20、110.73、191.46分,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可促进颈椎过伸性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原手术节段和部位间盘再突出或手术节段对侧间盘突出,患者无痛间歇期〉6个月,其发生率为4%-18%,是腰椎间盘手术后远期的重要并发症。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国内外争议较多。本组总结分析了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同节段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颈椎病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共治疗56例合并颈椎病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岁。A组24例仅行腰椎手术;B组32例在一次麻醉下对颈椎和腰椎进行一期手术,观察所有病例手术前、后及最后随访时的颈、腰椎JOA评分,分析手术并发症,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A组平均手术时间2.1h,出血量350ml,术后有4例需行颈椎二期手术。术前、术后及最后随访时的腰椎JOA评分分别为6.3±2.2,11.8±1.4和11.3±1.8,优良率为79.2%,而颈椎JOA评分较术前下降。B组平均手术时间5.2h,出血量1100ml,术前、术后及最后随访时的颈椎JOA评分分别为7.5±2.1,12.9±1.6和12.1±1.4,腰椎JOA评分分别为6.7±2.5,12.8±1.3和12.1±1.6,优良率为87.5%。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合并颈椎病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的手术指征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脊柱结核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努力,国内外学者对脊柱结核的治疗已达成共识:正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必要时辅以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清除病灶、缓解疼痛、保存神经功能、稳定脊柱、防止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及后凸畸形。但目前对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仍有争议。本组总结分析了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经过手术治疗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